“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晚泊·半世无归似转蓬》,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注释】
⑴泊:停船。
⑵半世:半生,半辈子。
⑶无归:无所归宿。
⑷转蓬:蓬草随风飘转,因之比喻到处漂泊。
⑸巴东:古郡名,辖今重庆奉节、云阳等县。陆游此行赴夔州,即奉节。
⑹万死一生:犹言九死一生。极言生命的危险。
【翻译】
我半世以来飘零不定,像蓬草随风;谁想到今年又往巴东,那地方,已多次出现在我的梦中。我就要进入那险阻难行、万死一生的蜀地;行走在危机四伏的小路,面对高耸的百嶂千峰。邻船有人来借火种,荒野的神祠,总有人在祈求顺风。乘着晚潮船泊在淮水南岸,戍楼空无一人,只有乌鸦啼叫,回荡在凄迷的夕阳中。
【鉴赏】
乾道五年(1169年),陆游四十五岁,奉命为夔州通判。次年(1170年)六月初,他从临安出发,踏上了入川的水程。这首诗是六月二十八日舟过镇江,停泊在瓜洲时所作。陆游在来镇江之前,已历官镇江、隆兴通判,乾道三年,被言官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而罢官,至此复出。
诗首联就抒发身世之感,说自己长期辗转道路,似随风飘转的蓬草一样,没想到今年又往巴东去。以蓬草喻生涯无定,是前人常用的比喻,陆游用在这里,不但很切合他的身世,更因为他此刻离家不久,还带着离别的遗愁,所以分外凄切。“无归”二字,结合陆游生平以收复国土为己任,渴望战斗在前线来看,不仅仅是说自己似飞蓬,不能安居,而是对此行是到夔州,仍是闲职,不能为国出力而感到不满。
次句写赴官巴东,构思巧妙,不直说其事,而说自己做梦到巴东,既说出了目的地,又表现了自己复杂的心情。陆游在出发以前,曾作《投梁参政》诗,直率地说自己“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但忧死无闻,功不挂青史”,梦到巴东,正是这一心情的反映。当然,三峡蜀道之难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次联便遥想此行前程的苦难,说蜀道是万死一生的险地,自己将步入那千峰百嶂之中。这两句是想象之词,也可理解为上联所说的梦中所历,在写行路难中,不免也有世路艰难的感叹。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 【查看全文】
2 羁云旅雁。敛倦羽、寄栖墙阴年晚。问字翠尊,刻烛红笺悭曾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羁云旅雁。敛倦羽、寄栖墙阴年晚。问字翠尊,刻烛红笺悭曾展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绛都春饯李太博赴括苍别驾》,其古诗全文如下: 羁云旅雁。敛倦羽、寄栖墙阴年晚。问字 【查看全文】
3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端午》,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查看全文】
4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龙标野宴》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查看全文】
5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罗浮山父与葛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 【查看全文】
6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