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31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罗浮山父与葛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注释】
  ⑹蛇毒浓凝:一作“毒蛇浓吁”。浓凝:深深地喘气。
  ⑺不食:不吃。《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衔沙立:形容天热,鱼儿不愿觅食,在沙中含沙直立。
  ⑻箱:一作“湘”。箱(湘)中一尺天:形容葛布莹白,犹如湘水碧波一般柔软光洁。
  ⑼吴娥:吴地(江苏浙江一带)的美女。明何景明《白纻歌》之四:“吴娥白纻为舞衣,镂花缀叶纷葳蕤。”莫道:休说,不要说。吴刀:吴地(江苏浙江一带)生产的剪刀。南朝宋鲍照《代白纻舞歌辞》:“吴刀楚制为佩袆,纤罗雾縠垂羽衣。”涩:不滑爽。指刀钝。
  【翻译】
  葛布轻柔,织得像江上小雨般细密透明,穿上葛衣,像六月的雨中吹来凉风。当罗浮老人把葛布拿出山洞,千年石床上响起了鬼工吝啬的哭声。天气闷热,毒蛇粗喘把山洞弄湿;江中的鱼儿也停止觅食,含沙直立。真想裁剪一幅湘水中天光倒影似的葛布,吴娥不用担心说剪刀不够锋利。
  【鉴赏】
  后四句是诗人由葛布引起的联想。五、六两句极写天气之热,为末二句剪葛为衣作铺垫。诗人写暑热,不提火毒的太阳,不提汗流浃背的劳动者,也不提枯焦的禾苗,而是别出心裁地选择了洞蛇和江鱼:“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蛇洞由于溽暑熏蒸,毒气不散,以致愈来愈浓,凝结成水滴似的东西,粘糊糊的,整个洞堂都布满了,所以洞里的蛇应当是十分窒闷难受的。江里的鱼热得无法容身,不吃东西,嘴里衔着沙粒,直立起来,仿佛要逃离那滚热的江水。这可谓诗人苦心经营之句。洞堂和江水本来是最不容易受暑热侵扰的地方,如今热成这个样子,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描写酷暑天气,诗人毫不轻率下笔,而是极力幻想、夸张,从现实生活中典型现象出发,进行再创造。诗人挑选、提炼出盘绕在洞中的毒蛇和翔游在水中的鱼这两种生物,写出这样奇特的诗句,来形容天气溽暑郁蒸。这里,诗人奇特的想象和惊人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鬼斧神工之妙。
  酷热的天气,使人想起葛布,想起那穿在身上产生凉爽舒适感觉的葛衣。尤其希望能够得到罗浮山父所织的那种细软光洁如“江雨空”,凉爽舒适如“兰台风”的葛布。用这种葛布裁制一件衣服穿在身上,那种感觉非常之好。结尾二句,诗人没有写穿上新衣服的快乐,而是通过吴娥裁衣来进一步赞美葛布。“欲剪箱(湘)中一尺天”,与开头二句遥相呼应。有人说这句脱胎于杜甫的“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李贺写诗,是力求不蹈袭前人的,这里偶尔翻用,手法也空灵奇幻,别具新意。例如末句“吴娥莫道吴刀涩”,诗人不写吴娥如何裁剪葛布,如何缝制葛衣,而是劝说吴娥“莫道吴刀涩”。一个“涩”字蕴意极为精妙。“涩”有吝惜的意思,这里指刀钝。面对这样精细光滑的葛布,吴娥不忍下手裁剪,便推说“吴刀涩”。诗人用“莫道”二字婉劝吴娥,亦使全诗摇曳生姿。这一曲笔,比直说刀剪快,诗意显得更加回荡多姿、含蓄隽永。


相关阅读
1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出自于诗经作品《泉水毖彼泉水》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 【查看全文】

2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言绝句其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 【查看全文】

3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伤春庙堂无策可平戎》,其古诗全文如下: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 【查看全文】

4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出自唐朝诗人苏舜钦的古诗作品《夏意》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 【查看全文】

5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李 白墓》,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 【查看全文】

6 风生苹浦叶,露泣竹潭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生苹浦叶,露泣竹潭枝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泥溪弭棹凌奔壑》,其古诗全文如下: 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 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 水烟笼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