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34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龙标野宴》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释】
  1、无
  【翻译】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鉴赏】
  这首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的安逸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被贬谪的苦。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夏夜凉风,春酒,竹林,这是一个有足够的条件放松自己的肢体、情感和思维的夜晚。“相携”“就”二词就十分明显的表现着这种竹林聚会,纵情畅饮的放松举止,给人一种随夏夜凉风自在飘荡的感觉。——这似乎是魏晋名士的文字。
  而作者是王昌龄,一个曾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这般充满了激昂悲壮的血性文字的边塞诗人;一个曾远赴西鄙,数被贬于荒远,宦游坎坷,而又有着极强的功业追求的盛唐诗人。
  王昌龄此时正被贬龙标。“莫道”只是不要说而已,并非没有,“莫道弦歌愁远谪”,其实心中何曾放下?再深味一下开始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的描绘聚会畅饮的文字,我们就能在那夏夜凉风般自在飘荡中触摸到作者心灵深处的难以释怀的沉重。欢聚、畅饮并不能使远谪的王昌龄获得真正的心理平衡,所以“青山明月不曾空”便自然而出。“青山”“明月”是天地间永恒的美好存在,是作者谴怀寄情的对象,更是诗人精神人格的物化。诗人以青山明月自许,表现了对人生大自在大拥有的追求。


相关阅读
1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歌子感旧》,其古诗全文如下: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 【查看全文】

2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望月有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 【查看全文】

3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出自宋朝诗人韩琦的作品《点绛唇病起恹恹》,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 【查看全文】

4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灞陵行送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 【查看全文】

5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出自唐朝诗人冯延巳的作品《虞美人玉钩鸾柱调鹦鹉》,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 【查看全文】

6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