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折寒山里,遂死无人窥”出自唐朝诗人吴均的作品《伤友·可怜桂树枝》,其古诗全文如下:
可怜桂树枝,怀芳君不知。
摧折寒山里,遂死无人窥。
【注释】
(1)可怜:令人爱怜。
(2)窥:知晓,探看。
【翻译】
可爱的桂花树啊,你满树芬芳,却不为君王所知所重,实在可惜。它生长在冷落、荒僻的山野之中,受尽风雨摧残,但却无人怜爱,直到叶落树枯,默默死去,也并无一人知晓,更无一人前去探望。
【鉴赏】
人才问题,历来是中国诗歌中的重要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诸如爱情、山水等等更为诗人们所关切。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不知埋没、摧残了多少本可以向社会、向人类作出更大奉献的人才,这也许正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缓慢发展的重要原因吧。对如此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事关国家命运和诗人前程的重大问题,诗人们不能不在自己的诗歌里加以反映、咏叹、呼喊。此诗即是其中的一首。
一、二句借桂树起兴。桂树以其高雅的情致,喜人的清香,历来赢得人们的青睐。李清照亦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桂花》)之句赞扬它。诗人在这里称颂桂树,仅是借其“第一流”的品性而又不为君王所重的遭遇,隐喻自己的挚友。三、四句更进一层。清香宜人的桂花不为君王所赏,两句写尽桂花凄凉的末路,悲惨的结局。
后世的诗人起而效之,不可胜数。如唐代元稹的《紫踯躅》诗即是其一。元稹815年(唐元和十年)被贬放通州(今四川达县),路过青山驿时,即有“迢迢远在青山上,山高水阔难容足。……山花渐暗月渐明,月照空山满山绿。山空月午夜无人,何处知我颜如玉”的感叹,诗的主旨与此相类。仅从表面字句看,吴均哀叹的是朋辈的命运,元稹感慨的是自己的前程。但从诗意细析,吴均所咏,也包含着自己的伤感;元稹所慨,也括有朋辈的辛酸。可见古代诗人,咏物叹人抒怀,其用意常有相仿之处。
相关阅读
1 天兵九月渡遐水,马踏沙鸣惊雁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兵九月渡遐水,马踏沙鸣惊雁起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遐水谣》,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兵九月渡遐水,马踏沙鸣惊雁起。 杀气空高万里情,塞寒如箭伤眸子。 狼烟堡上霜漫漫, 【查看全文】
2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出自唐朝诗人郭熙的作品《四时之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 【查看全文】
3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出自宋朝诗人赵佶的作品《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 【查看全文】
4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 【查看全文】
5 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其古诗全文如下: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注释】 ①暗 【查看全文】
6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其古诗全文如下: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