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出自宋朝诗人宋祁的作品《落花·坠素翻红各自伤》,其古诗全文如下: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释】
6.半面妆:化了一半的妆。徐妃在他来时,故意作半面妆(即只在半边脸上化妆)等待他。
7.沧海:古代通称今黄海、东海海域为沧海,南海海域则称南海或涨海。只有南海才产珍珠,此处沧海泛指诸海。语意本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古代传说:南海有鲛人,泣泪成珠。这里指以蚌生珠喻人落泪。
8.章台:西汉都城长安中的一条繁华街道。
9.骨:指花瓣。
10.传:招引。
11.蜜房:蜂窝,特指蜂藏蜜的所在。
【翻译】
满天都是飞舞的落花,带着各自的伤感,在烟雨迷蒙的青楼里,我不由想起故人,怎么舍得忘记呢。花儿在空中仿佛随着美人吟唱的曲子纷纷飘落,花落了,恰似化了半面妆的美人,楚楚可怜。我这流浪的人儿看了落花的情景,不由感同身受,泪流满面,这种心境犹如繁华的街头游人离去一样空荡落寞,只有落花的残香还飘散在空中,引来了两只美丽的蝴蝶,把它们的爱情全部酿成甜美的蜜。
【鉴赏】
一般人都以花比喻美女,而宋祁却反过来,以美女的快舞形容花之飞空,以美女残妆形容花之委地。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而最重要的则是这两句诗还象征着一个人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因此为后世所推重。
二句咏落花,只出之以比喻,与其外形全无关涉,却见出了它的品格风神。此即遗貌取神之一例。五六句写花落后为人惋惜之怀。沧海客归,章台人去,见游客聚散无常。因骨遗香,致珠迸泪,其睹物伤情则一。末联谓花经蜂采,已成蜜入房,虽然想再招引蝴蝶,已无可能了。从而进一步落实了题中落字,结束全诗。
相关阅读
1 可惜恁、好景良宵,不曾略展双眉暂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可惜恁、好景良宵,不曾略展双眉暂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倾杯乐皓月初圆》,其古诗全文如下: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 【查看全文】
2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歌子感旧》,其古诗全文如下: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 【查看全文】
3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出自于诗经作品《株林》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注 【查看全文】
4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秋怀嵩山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 【查看全文】
5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更漏子金雀钗》,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 【查看全文】
6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古诗作品《回乡偶书》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