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25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润州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注释】
  ⑴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
  ⑵句吴:即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句:一作“向”。向吴亭:在丹阳县南面。
  ⑶放歌:放声歌唱。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⑷马:一作“鸟”。
  【翻译】
  向吴亭东放眼望去千里清秋,我当年曾经在这里高歌畅游。寺里结满青苔没有马的足迹,桥边荡漾绿水增添很多酒楼。大体上南朝人物个个都旷达,可爱那东晋名士世上最风流。月明之夜更加希望桓伊出现,听他用笛声吹奏出塞的怨愁。
  【鉴赏】
  第一首诗首句起势弘远。诗人登上向吴亭,极目东望,茫茫千里,一片清秋景色,给人一种极恍惚无际的感觉。诗人的万端思绪,便由登览而触引,大有纷至沓来之势。诗从眼前的景色写起,再一笔宕开,思忆起昔年游览的情形。“放歌”二字可见当年酣舞狂歌的赏心乐事,如今旧地重游,正逢惹愁的爽秋季节,神往之中隐含着往事不再的悲凉。一景一情,写诗人初上亭来的所见、所感,并点出时间、地点、事由。
  颔联没有续写昔年游览的光景,而是以不尽尽之,把思路从昔年拉回到眼前,承首句写诗人下亭游览时所见的景物。润州系东晋、南朝时的重镇,也是当时士人们嬉游的繁华都会。“青苔”二句,一写先朝遗寺的荒凉清冷,一写河边酒楼盛景依然,对仗工整。从写法上看,本来是寺里长满青苔,桥下荡漾绿水,诗人却故意颠倒语序,把鲜明的色彩放在句头,突出一衰一盛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润州一带风物人情的沧桑变迁,这就为下一联抒发思古之情创造了条件。


相关阅读
1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舟中夜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 【查看全文】

2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老将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 【查看全文】

3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出自唐朝诗人郑燮的古诗作品《题画竹诗》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注 【查看全文】

4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听鼓城头叠鼓声》,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注释】 ⑴叠鼓:重迭的鼓声。这 【查看全文】

5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如梦令元旦》,其古诗全文如下: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 【查看全文】

6 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锦堂春坠髻慵梳》,其古诗全文如下: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