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25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村行·春半南阳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注释】
  ⑴春半:阴历二月。南阳:地名,古称宛,今河南省南阳市。
  ⑵村坞:村庄,村落。坞,四面如屏的花木深处,或四面挡风的建筑物。
  ⑶娉娉:姿态美好的样子。
  ⑷回塘:曲折的池塘。
  【翻译】
  仲春时节我经过南阳县西,村庄里的桑树都长出了嫩芽。和风吹拂着依依垂柳,点点细雨滴在曲折的池塘上。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我走进农家脱下半湿的衣裳,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我。
  【鉴赏】
  这是一幅美丽的农村风景画。仲春季节,南阳之西,一派大好春光。美时,美地,美景,在“春半南阳西”中,隐约而至。遍村柔桑,欣欣向荣。着一“过”字,境界全出。“柔桑过村坞”,在动态中,柔桑生长的姿态和鲜嫩的形状,活现在眼前,这就把春天的乡村,点缀得更美了。加之垂柳扶风,娉娉袅袅,春雨点点,回落塘中,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情趣。再看,那农家牧童,披着蓑衣,愉快地唱着歌;竹篱笆内,可窥见那穿着绛黄色裙子的农家女的倩影。行路征人,解松半湿的衣衫,在村里歇脚,村主人热情地用鸡黍招待客人。这首诗,首联、颔联是写村景,颈联、尾联是写村情。其景实,其情真,与诗题是呼应的。
  《村行》的艺术特色,可用轻倩秀艳来总括。《李调元诗话》云:“杜牧之诗,轻倩秀艳,在唐贤中另是一种笔意,故学诗者不读小杜诗必不韵。”所谓轻倩秀艳,即轻盈巧倩,秀美艳丽。它好像是个风华正茂的女子,秋波流转,含情脉脉,秀而不媚,艳而不淫,风姿婀娜,楚楚动人。
  轻倩秀艳,不仅显示在妇女形象和爱情生活的描写中,也表现在大自然的描绘中。除了《村行》以外,《汉江》、《寄扬州韩绰判官》、《山行》、《寄远》、《柳绝句》、《江南春绝句》等,均以轻倩秀艳见长,又各有其奇特风采。然而,它们与《村行》相比,却缺少那么一点点野趣与农村风味。《村行》一诗,在轻倩秀艳之中,显示出野逸、村朴、真挚、热情。诗人所描绘的柔桑、村坞、垂柳、塘雨、蓑衣、牧童、耕牛、篱笆、村女、主人、鸡黍等,都是美好的田园风光。


相关阅读
1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古诗作品《踏莎行润玉笼绡》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 【查看全文】

2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翠翘金缕双鸂鶒》,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 【查看全文】

3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观别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 【查看全文】

4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送无可上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 【查看全文】

5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出自南北朝诗人谢朓的作品《游敬亭山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 上干蔽白日, 【查看全文】

6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