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26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踏歌词·新词宛转递相传》,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注释】
  ⑻递相:轮流更换。《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
  ⑼鬟:环形发髻。
  ⑽花钿:女性的一种首饰。
  【翻译】
  新词宛转轮流相传,振袖倾鬟在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消散,游童在路上拾花钿。
  【鉴赏】
  第三首诗的内容是记写当时四川民俗,每当春季,民间男女相聚会,联翩起舞,相互对歌的热烈场景。全诗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种狂欢的场面和气氛。第一句写歌,第二句写舞,第三句写歌停舞散,第四句却从侧面含蓄地补足写出歌舞场面的热烈。
  首句的“新词”,表示当时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兴抒怀、脱口而出的新曲,悠扬宛转,十分悦耳动听,并一递一句接连不歇。这句虽用平述记叙的语气,却寄寓着作者对民间男女的无上智慧和艺术才能的赞赏与称颂。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来写他们的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从意思上讲,狂欢之夜的情景已经写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钿”一语,对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次日,游童们沿路去拾取女郎遗落的花钿(女子的首饰),花钿遗落满地而不觉,可知当时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欢之中。这种从侧面的、启人想象的写法,其含意的丰富和情味的悠长,更胜于正面的描写。这可联想到画家齐白石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故事,一次,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诗意,但画家在画面上并没有画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几个蝌蚪来表现,从而调动人们的想象,使人联想到“蛙声十里”的喧嚣情景。艺术巨匠们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相关阅读
1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出自唐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桑茶坑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翻译】 雨 【查看全文】

2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出自清朝诗人全唐诗的古诗作品《送兄》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注释】 ⑴武后:即武则天。 ⑵ 【查看全文】

3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出自唐朝诗人沈佺期的古诗作品《夜宿七盘岭》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查看全文】

4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还自广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注释】 ①广陵 【查看全文】

5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作品《送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注释】 (1)寒更:指寒冷夜晚的敲更声送别诗 【查看全文】

6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出自宋朝诗人李觏的作品《忆钱塘江》,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注释】 ⑴钱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