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踏歌词·新词宛转递相传》,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注释】
⑻递相:轮流更换。《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
⑼鬟:环形发髻。
⑽花钿:女性的一种首饰。
【翻译】
新词宛转轮流相传,振袖倾鬟在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消散,游童在路上拾花钿。
【鉴赏】
第三首诗的内容是记写当时四川民俗,每当春季,民间男女相聚会,联翩起舞,相互对歌的热烈场景。全诗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种狂欢的场面和气氛。第一句写歌,第二句写舞,第三句写歌停舞散,第四句却从侧面含蓄地补足写出歌舞场面的热烈。
首句的“新词”,表示当时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兴抒怀、脱口而出的新曲,悠扬宛转,十分悦耳动听,并一递一句接连不歇。这句虽用平述记叙的语气,却寄寓着作者对民间男女的无上智慧和艺术才能的赞赏与称颂。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来写他们的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从意思上讲,狂欢之夜的情景已经写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钿”一语,对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次日,游童们沿路去拾取女郎遗落的花钿(女子的首饰),花钿遗落满地而不觉,可知当时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欢之中。这种从侧面的、启人想象的写法,其含意的丰富和情味的悠长,更胜于正面的描写。这可联想到画家齐白石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故事,一次,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诗意,但画家在画面上并没有画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几个蝌蚪来表现,从而调动人们的想象,使人联想到“蛙声十里”的喧嚣情景。艺术巨匠们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相关阅读
1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出自唐朝诗人汉铙歌十八曲的作品《有所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 【查看全文】
2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赠郭给事》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 【查看全文】
3 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点火樱桃》,其古诗全文如下: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 【查看全文】
4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早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 【查看全文】
5 大雅思文王,颂声久蹦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大雅思文王,颂声久蹦沦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丑女来效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 棘刺造沐猴 【查看全文】
6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出自宋朝诗人严羽的作品《江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