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将赴湖州留题亭菊》,其古诗全文如下:
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
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
【注释】
⑴湖州:州、路、府名。治所在乌程(今吴兴)。隋仁寿二年(602年)置州,因地滨为太湖得名。
⑵陶菊:晋陶渊明爱菊,并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故后人以陶菊代菊花。
⑶楚兰:指屈原诗赋中的兰草。屈原,楚人,其诗赋中多有咏兰句。如《九歌·湘夫人》:“沅有苣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等,故有此称。
⑷撷芳:这里指采摘菊花。
【翻译】
菊花是自己亲手种,兰草的心中有所思。远远知道渡江之日,正是采摘菊花之时。
【鉴赏】
全诗仅二十字,要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说诗人要离任了,等到自己到达湖州任上时,亭子里的菊花正好开放。诗人巧妙地将丰富的寓意蕴藏其中,达到了言有尽而意不尽的艺术效果,而且写得颇为通俗,有民歌风。
前两句拉出兰花和古人作陪衬,给自己种的菊花涂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菊是“陶菊”,意味着如同隐居不仕的陶潜那样的气节风骨,况且还是自己亲手栽种,那么当初手植此菊的用意也就很明白了。诗人由菊又联想到兰,就像当初屈原在《离骚》中比拟的那样,期望亲手种植的兰花蕙草能够成长为国家栋梁,不为这污浊的人世所玷染。从这一点上讲,自己当初种菊的心境和期盼,与屈原种兰是一致的。菊、兰都是品质高洁的象征,诗人以此自勉也是非常自然的。
后两句用语典丽,“遥知”、“正是”、“撷芳”等语显示出诗人对菊花的看重。此时已是秋天,诗人想象自己出发赴任,大约就在渡过长江的时候,正是自己手种的菊花开放的时候。这既表现了对菊花的留恋,同时也暗含着这样的意思:即使再怎么远离,虽然不能亲手采摘,也要“遥”相“撷芳”,使其风范永存胸中。再联系诗人以“陶菊”、“楚兰”相称,可以见出诗人在这里暗寓有承袭陶潜、屈原等先贤遗留下的芳泽之意。全诗就这样在短小的篇幅内表明了自己的清高志向和雅洁品格,展现了追踪前贤、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出自唐朝诗人宋之问的作品《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候晓逾闽峤,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查看全文】
2 秋草黄迷前人渡,夕阳红入隔江山。人生何事马蹄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秋草黄迷前人渡,夕阳红入隔江山。人生何事马蹄间出自清朝诗人文廷式的作品《浣溪沙畏路风波不自难》,其古诗全文如下: 畏路风波不自难,绳床聊借一宵安,鸡鸣风雨曙光寒。 秋 【查看全文】
3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聚蚊谣》,其古诗全文如下: 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 【查看全文】
4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范山人归泰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 【查看全文】
5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唐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龟虽寿》第四句,其全文如下: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 【查看全文】
6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其古诗全文如下: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