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松滋渡望峡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
【注释】
松滋渡: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北,距下牢关三峡尽处已不远。
溶溶:水流动的样子。
雪水:指江水。长江上游多高山,夏日积雪消融入江,故云。
梦渚:云梦泽中的小洲。
楚望:指楚国山川。
夷陵:楚国先王陵墓名,后作县名,地在今湖北宜昌境内。
秦灰:秦军焚烧夷陵的灰烬。
【翻译】
微微的冷雨洒在渡口的寒梅上,天边白云流动,好像雪花化水泻下来。云梦泽中的洲渚上荒草长得遮盖了旧日的楚国山川,楚夷陵一带的黑土里还有当年秦兵焚劫的余灰。巴人的泪水随着哀猿的鸣声落下,蜀客的船只沿着曲折的三峡返回。青青的巫山十二峰在哪里呢?那永安官外的荒台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阳台。
【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诗。此诗首句先写渡口之景,细雨霏霏,洒落在寒梅之上,美则美矣,但不免使人产生凄迷之感。这就给全诗笼上了一层迷惘的气氛。第二句写看见融化后的雪水从云间奔涌而来,已转入“望”字。“寒梅”、“雪水”点明时令。
第三、四句迪怀秦楚旧事,并写望中所见陆上之景。“楚望”出自《左传·衰公六年》:“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章,楚之望也,”此处巧妙地借用这一典故,仍扣紧诗题“望”字着笔,极写小洲上青草生长繁茂,以致模糊了诗人的视线。秦将白起攻楚时,曾火烧“夷睦”。“土黑”、“秦灰”,非常精炼地概括了这一历史故实。当然,诗人在这里并不仅仅是追叙史事,而是以山川为见证,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无限感慨。
当年,楚国横跨江、汉、睢、章,地域广阔,物产丰饶,但秦人一炬,毁其先王之睦墓,最终不免亡国。而秦王朝一统天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于今亦仅有攻城掠地时留下的陈迹供人凭吊而已,同样令人可悲。诗人在这里含蓄地告诉人们:帝王之业,是不可能千秋万代传之不朽的。这一联中的“迷”、“有”二字极有深意。“迷”字既是写因“草长”而产生的实感,也是写面对山川,联想史事时引起的迷惘之情。“有”字既见出历史故实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是在兴叹山川未改,而王霸之业,仅仅余有灰烬而已。
相关阅读
1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出自唐朝诗人孟云卿的古诗作品《寒食》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释 【查看全文】
2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出自唐朝诗人谢枋得的作品《蚕妇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注释】 ①吟: 【查看全文】
3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出自宋朝诗人方干的作品《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 【查看全文】
4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 【查看全文】
5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作品《宿澄上人院》,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 【查看全文】
6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