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路经千里,孤云伴一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52

  “长路经千里,孤云伴一身”出自唐朝诗人郎士元的作品《送安律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家童子岁,爱此雪山人。
  长路经千里,孤云伴一身。
  水中应见月,草上岂伤春。
  永日空林下,心将何物亲。
  【注释】
  ①安律师:僧名,未详何人。律师,善解戒律者之称。《涅檠经·三》曰:“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
  ②雪山人,指独修苦行、勇猛精进之僧徒。“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心地观经·序品》)
  ③水中应见月:水与月之关系,佛教常用之比喻。首先以喻诸法皆幻,如水中之月。其次以月喻佛身,以水喻众生之心,谓一佛能应众生之心而化现种种身影。“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时普现众水。”
  【翻译】
  出家尚在童子时,勇猛精进雪山人。长路独行经千里,孤云作伴惟一身。观法如见水中月,无心不为草伤春。林中坐禅人空境,心中你将何物亲。
  【鉴赏】
  回忆过去的相知,展望未来的旅程,这是送别诗常见的写法。但这首送别诗中那深妙玄微的禅意,远非一般送别诗可比。起句为一般性叙述,似平淡而实奇崛。禅门中特重童子出家,重天然一片未被污染的纯洁心灵,再加以雪山大士勇猛精进之功,则安律师入道自已精深矣。中晚唐有以律抉禅者,安律师便是禅戒并行之人。颔联写安律师之行沉郁幽寂。千里孤行,见其精猛;白云作伴,见其高洁。既已写其经历,复写其胸次。一路上“你”能见水中月,它或会使“你”解悟诸法皆幻,或会使“你”领悟佛身常静满,既如此,“你”自然不会为春草易凋而凄然伤神。“你”既不于一切境上起心、不于一切景上生情,林下坐定,“你”是否晏如,“你”禅定的旨向是什么。这结句的一问,给小诗增加了玄远深妙的含蕴。作者通过遥想一位高僧孤独、冷清地走过一路春光最后空林入定,表现对孤寂的远行者不牵恃于物的敬羡及对其恐难绝情于物的不安。


相关阅读
1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好事近春雨细如尘》,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查看全文】

2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书愤》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 【查看全文】

3 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锦堂春坠髻慵梳》,其古诗全文如下: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 【查看全文】

4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虞美人枕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查看全文】

5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早秋山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 【查看全文】

6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秋风引》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释】 ⑴引:一种文学或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