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出自唐朝诗人方干的作品《过申州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
【注释】
⑴申州:在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春秋时为申国,唐初设申州。
⑵几户免刀兵:一作“几处见休兵”。
⑶井邑:乡里和城镇。安堵:安定,安居。东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百姓安堵,四民反业。”
【翻译】
曾经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战争,实际上每当有战事发生,又有几个人能够免除刀兵之灾呢?这一带的局势才刚刚开始安定下来,孩子们还未成年便已失去了亲人。冷风吹过,参天的古木在颤抖,荒凉的野火将残破的营帐也点燃了。茫茫原野,一望千里,除却青山绿水却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感觉了。
【鉴赏】
这首诗采用赋的艺术手法逐层展开艺术画面,但诗人的愤懑之情却熔铸于字里行间。诗人对战乱劫后图的每一角描绘,都给人以椎心泣血的艺术感染,可谓匠心独运而又声色不露,讽旨明确而又含蓄深沉。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两句,落笔便运用数字之对比来展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万人”卷入战乱,刀兵饮血,骨肉相残,其伤亡之重可想而知。在申州这片几经血洗的土地上,黎民百姓更是生灵涂炭,几乎没有人家能幸免于刀兵之苦。诗歌从广阔的画面上揭示了战乱的残酷和祸国殃民的本质。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使用近推特写式的镜头来摄取申州新战场的残迹。战乱过后,人民刚刚安顿下来,不见丁壮,但见未长大的儿童,这就含蓄地绘出了一幅战乱吞噬百姓的悲惨画面,从一个侧面补充了“几户免刀兵”那战乱劫后图的一角。
相关阅读
1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思帝乡》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查看全文】
2 东谿忆汝处,闲卧对鸬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谿忆汝处,闲卧对鸬鹚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 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 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期。 东谿 【查看全文】
3 赋罢闲情共倚阑。江月庭芜,总是销魂。流苏斜掩烛花寒。一样眉尖,两处关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赋罢闲情共倚阑。江月庭芜,总是销魂。流苏斜掩烛花寒。一样眉尖,两处关山出自宋朝诗人周文璞的作品《一剪梅风韵萧疏玉一团》,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韵萧疏玉一团。更着梅花, 【查看全文】
4 水客凌洪波,长鲸涌溟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水客凌洪波,长鲸涌溟海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僧朝美》,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客凌洪波,长鲸涌溟海。 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 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 高价倾宇宙,馀 【查看全文】
5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山居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 【查看全文】
6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送邹明府游灵武》,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