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出自唐朝诗人郎士元的作品《题精舍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
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
秋山竟日闻猿啸,落木寒泉听不穷。
惟有双峰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
【注释】
①武溪:水名,在湖南庐溪县。
②远公:即庐山慧远,此处将精舍寺中高僧比作慧远。
③诸品:诸多种类的事物。
④半偈:释迦牟尼在雪山修菩萨道时,帝释曾为之诵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释迦牟尼愿舍身而闻后半偈。帝释为之宣说:“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⑤双峰:本为山名,因禅宗四祖、五祖居之而成为禅家胜地之代称。
【翻译】
石林精舍武溪水东,夜叩禅关拜谒高僧。月在上方万籁俱静,僧持半偈万缘皆空。秋山终日猿声凄切,落叶寒泉喧嚣不停。惟系双峰至高山巅,我与故人心心相通。
【鉴赏】
这一首诗先写作者夜访寺院,拜谒高僧。这是进入寺院的开始,也是步入禅门的开始。寺院中果有另一番景象:明月高悬之下,万籁俱寂,仿佛是明月所象征的清静智慧的力量镇定了万事万物。高僧也果然有别一种神情:半偈在手,便参破生灭,万法俱空。明月能静万物,半偈能空万缘。这是佛法的力量、是禅智的力量。“‘生灭灭己’即是永断于生死,‘寂灭为乐’即是常得无量乐。”(《涅檠经疏》卷二一)既然已得禅定之智,终日里猿啸、落木、寒泉都不能使之心动。无论是处在多么惊心动魄的环境,作者也将与高僧一样,内心超脱,达到断离尘缘的禅境。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出自元朝诗人徐再思的作品《水仙子夜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查看全文】
2 今日折腰尘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日折腰尘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出自唐朝诗人王禹偁的古诗作品《寄砀山主簿朱九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 【查看全文】
3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出自宋朝诗人王禹偁的作品《春居杂兴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释 【查看全文】
4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鹊桥仙夜闻杜鹃》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 【查看全文】
5 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千秋岁引秋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 【查看全文】
6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翻译】 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