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53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出自唐朝诗人方干的作品《过申州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
  【注释】
  ⑷烧残营:一作“入残营”。
  ⑸寥落:稀疏,稀少,冷落。《文选·谢朓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
  ⑹山高:一作“山空”。
  【翻译】
  曾经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战争,实际上每当有战事发生,又有几个人能够免除刀兵之灾呢?这一带的局势才刚刚开始安定下来,孩子们还未成年便已失去了亲人。冷风吹过,参天的古木在颤抖,荒凉的野火将残破的营帐也点燃了。茫茫原野,一望千里,除却青山绿水却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感觉了。
  【鉴赏】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则把笔触伸向郊野,“凉风”“古木”,景象萧瑟;“野火”“残营”。愈显荒凉。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再现了“万人曾死战”的战乱遗迹。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则是从空间的角度极写遭受战乱劫难的面积之广。这里的“山高”“水清”并非莺歌燕舞的美景之外观,而是人烟由稠密变“寥落”的衬托之笔,从中更可见出战乱给社会所造成的创伤。
  这首诗在展开场景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相映成趣,从而较成功地绘出了一幅触目惊心的战乱劫后图。诗歌开头的两句主要是从面上显示战乱对百姓生命的摧残;三、四、五、六句则分别从村居、郊野取点来补充、深化开端的题旨;而最后两句既是对中间两“点”的总括,又是对总体画面的延伸拓展,把眼前的画面延伸到迢遥无垠的远方,引导读者思考战乱的不义,激发人们对战乱罪魁的谴责之情。


相关阅读
1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清平乐风高浪快》,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元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醉 【查看全文】

2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新婚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 【查看全文】

3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出自宋朝诗人赵师秀的古诗作品《约客》的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查看全文】

4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差参兮谁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差参兮谁思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湘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 【查看全文】

5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感遇》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 【查看全文】

6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送杜十四之江南》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