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45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清平乐·风高浪快》,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元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注释】
  ①蟾背:指月宫。蟾即蟾蜍,俗称蛤蟆,月中的精灵。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引张衡《灵宪浑仪》:“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是为蟾蜍。”后人就以蟾蜍为月的代称。
  【翻译】
  清风妇面,云海波涌。万里之外的银河,我已经在蟾宫的脊梁上了。好象曾经那样熟悉嫦娥妖媚娇娆的姿态。素面清雅没有略施一点妆彩。身在银河宫阙与金玉珠色里尽情遨游。俯瞰脚下尘寰,只见一片蒙蒙,浑然一体。吴刚酒美,借酒轻摇桂枝,身在九重天上,却时时体会人家风凉。
  【赏析】
  全首词虽然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却不是超尘出世的。他写身到月宫远离人间的时候,还是忘不了下界人民的炎热,希望为他们起一阵凉风。这首词可能是寄托这种思想的,并不只是描写遨游月宫的幻想而已。
  词人运用丰富想象,畅言他遨游月宫的情景。但他虽在月宫,还是忘不了人间的凉热,构思之巧,令人叹为观止。第一段写他御气乘风,很快到了万里之外的月宫,第二段写他到了月宫之后,身在九重天上,俯瞰脚下尘寰,只见一片蒙蒙,浑然一体。
  这是一首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小令。上片破空而来,词人想象自己借高风快浪,骑着蟾蜍,在万里夜空中遨游,抵达月宫后见到了嫦娥,并看清了她的体态和容貌。原来这位美貌的月中仙子体态轻盈,脸上不施粉黛,显示出一种本色的自然之美。开头“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二句,是写万里飞行,前往月宫。“风高浪快”,形容飞行之速。“曾识姮娥真体态”,“曾”字好。意思是说,我原是从天上来的,与姮娥本来相识。这与苏轼《水调歌头》“多欲乘风归去”的“归”写得同妙。“素面原无粉黛”,暗用唐人“却嫌脂粉污颜色”诗意。这句是写月光皎洁,用美人的素面比月,形象性特强。


相关阅读
1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年时 【查看全文】

2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忆东山二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注释】 ⑴施宿《会稽志》:东山,在上 【查看全文】

3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淮上喜会梁川故人》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查看全文】

4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出自清朝诗人吴伟业的作品《沁园春观潮》,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 【查看全文】

5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出自宋朝诗人戴复古的作品《满江红赤壁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 【查看全文】

6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幽居冬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