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18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感遇》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
  1、葳蕤:枝叶繁盛
  2、桂华:桂花,“华”同“花”
  【翻译】
  兰草到了春天长得分外繁盛,桂花到了秋天开得十分皎洁。这一派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自然成为美好的季节。谁知道那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闻到了芬芳更加喜悦。草木自有本性,何求美人赏识采折呢。
  【鉴赏】
  这首哲理诗是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后所作。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于政事,贬斥张九龄,宠任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斥异己,朝政更加腐败。张九龄对此是十分不满的,于是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写了《感遇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论葳蕤也好,皎洁也好,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自”当“各自”解,“尔”当“如此”解,即代表“葳蕤”和“皎洁”。)这里一个“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替下文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了伏笔。


相关阅读
1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在狱咏蝉》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 【查看全文】

2 香蒙腊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香蒙腊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出自宋朝诗人徐铉的作品《梦游魂梦悠扬不奈何》,其古诗全文如下: 魂梦悠扬不奈何,夜来还在故人家。 香蒙腊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 檀的慢 【查看全文】

3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后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 【查看全文】

4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南浦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翻译】 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 【查看全文】

5 循吏列传翻译赏析_循吏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循吏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太史公说:法令用以引导民众向善,刑法用以阻止民众作恶。 文法与刑律不完备时,善良的百姓,心存戒惧地自我约束,是因 【查看全文】

6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昏镜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 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