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00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月圆》,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释】
  ①梁武帝诗:“慅慅孤月帷。”
  ②何逊诗:“寒江复寂寥。”庾肩吾诗:“高楼开夜扉。”
  ③《月赋》:“委照而吴业昌。”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
  ④《六韬》:“纣时以绮为席。”邹阳《酒赋》:“绡绮为席。”“绮逾依”:(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⑤《释名》:“月缺也,满则缺也。”陶弘景诗:“空山霜满高烟平。”"未缺“:指月圆。
  ⑥《淮南子》:“高悬大镜。”《月赋》:“列宿掩缛,长河韬映。””列宿“:指众星。
  ⑦何逊诗:“独守故园秋。”《杜臆》:松桂发,犹言松菊犹存。张正见诗:“松桂此真风。”
  ⑧傅玄诗:“皎皎濯清辉。”《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结联本之。”胡应麟曰:杜有太巧类初唐者,如“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有太纤近晚唐者,如“雨深荒院菊,霜倒半池莲”。
  【翻译】
  独悬天空的一轮圆月,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绮席被月光照射,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夜空中月光皎洁,群星稀廖。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正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天涯的亲人们共同沐浴着这美好的月光之中。
  【赏析】
  全诗一直在写月,角度不断变化,意境开阔,但清冷寂廖,抒发了作者面对明月时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真切的思念。
  首联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月亮。颔联诗人从江楼上俯视长江上的月色,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颈联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接着诗人又仰望星空。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这是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全诗意境宏大、清冷寂静,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里之外。但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作者远在他乡,根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遥地寄托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既然无法团聚,才会有万里共清辉的愿望。


相关阅读
1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返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衰年肺病唯高枕,绝塞 【查看全文】

2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采地黄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 【查看全文】

3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止酒居止次城邑》,其古诗全文如下: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 【查看全文】

4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千秋岁水边沙外》,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 【查看全文】

5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官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 【查看全文】

6 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出自宋朝诗人曾觌的作品《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