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02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羌村·晚岁迫偷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释】
  ⑺晚岁,即老年。迫偷生,指这次奉诏回家。杜甫心在国家,故直以诏许回家为偷生苟活。少欢趣,正因为杜甫认为当此万方多难的时候却待在家里是一种可耻的偷生,所以感到“少欢趣”。“少”字有分寸,不是没有。
  ⑻这句当在“畏”字读断,是上一下四的句法。这里的“却”字,作“即”字讲。“却去”犹“即去”或“便去”。是说孩子们怕爸爸回家不几天就又要走了,因为他们已发觉爸爸的“少欢趣”。金圣叹云:“娇儿心孔千灵,眼光百利,早见此归,不是本意,于是绕膝慰留,畏爷复去。”
  ⑼忆昔,指上一年六七月间。追凉,追逐凉爽的地方,即指下句。
  【翻译】
  人到晚年了,还感觉是在苟且偷生,但又迫于无奈,终日郁郁寡欢。儿子整日缠在我膝旁,寸步不离,害怕我回家没几天又要离开。闲来绕数漫步,往昔追随皇帝的情景出现在眼前,可事过境迁,只留下遗憾和叹息。一阵凉风吹来,更觉自己报国无门,百感交集,备受煎熬。幸好知道已经秋收了,新酿的家酒虽未出糟,但已感到醇香美酒正从糟床汩汩渗出。现在这些酒已足够喝的了,姑且用它来麻醉一下自己吧。
  【赏析】
  第二首,写诗人得还家以后的苦闷和矛盾心情,表达出作者身处乱世有心报国而不甘心苟且偷生的心态。
  对于一个忧乐关乎天下的诗人来说,相逢时的喜悦是短暂的。“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居定之后,诗人的报国壮志重新高涨,对大唐江山的忧患渐渐冲淡了相逢的喜悦。正值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之际,诗人却守着一方小家庭,诗人意识到这种现状无异于苟且偷生。作者曾经豪情满志地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在金戈铁马、烽火狼烟中淹没,壮志未酬的苦闷使诗人的脸庞上不再有笑容,日子久了,连孩子也察觉父亲的变化。“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看着父亲日渐愁苦的脸,懂事的孩子知道父亲又在操虑国事了,担心父亲为了理想再度离家而去,于是,孩子们每日守护在父亲左右,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每时每刻。


相关阅读
1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出自于诗经作品《访落》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 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 【查看全文】

2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出自宋朝代诗人柳永的古诗作品《雨霖铃》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查看全文】

3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 【查看全文】

4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长相思云一緺》,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 【查看全文】

5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听鼓城头叠鼓声》,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注释】 ⑴叠鼓:重迭的鼓声。这 【查看全文】

6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作品《宿新市徐公店》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