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02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叹庭前甘菊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注释】
  ⑤《世说》:颜延之于篱边,闻张演与客语。《尔雅》:“野外谓之林。”《楚辞》:“哀众芳之芜秽。”
  ⑥谢脁诗:“遇君时采撷。”《抱朴子》:“臭鼠之细琐。”刘桢诗:“万舞在中堂。”
  ⑦《书扒》:“念兹在兹。”古诗:“枝叶日夜寒。”
  ⑧陆机诗:“结根奥且坚。”繁钦诗:“惠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南史》:刘俣诗:“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翻译】
  重阳节属于另外一些菊花。庭院中这些甘菊,远未成熟没有一只手愿意接纳青涩的花蕊。如同失意者以落拓的笔调竖起抗议的旗帜,却依然无人问津。明天就晚了,醉眼们醒来你献出的花朵,只属于昨天越美,越不合时宜。甜味儿的小菊花,你迟到啦。当你在屋檐下鞠躬等候,篱边野外为数众多的竞争者已登堂入室。你空有伟岸的身躯,竟不擅长竞走和短跑。——脚下没有土地,根上无泥只有风霜缠绕。
  【赏析】
  诗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磅礴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纵横交错,抽象的情感经验凝聚成菊花意象。“甘菊”有着极佳的药用价值,却不被人们所采摘,诗人满腹经纶,却得不到君王重用,落得“移时晚”的结局,诗人与菊花有着相似的命运,菊花内蕴为诗人心内之象的写照。
  这首诗的尾联“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看似在嗟叹菊花长的枝繁叶茂,却不能避免风雪寒霜的打击,实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菊花傲煞霜雪的气概,衬托出了菊花高层次、高品味的风格美。“不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露,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菊花的文化寓意与诗人的高尚情操相得益彰,菊花的顽强执著精神与诗人永不磨灭的意志交相辉映,而菊花的审美意蕴也正与诗人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相映成辉。


相关阅读
1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出自宋朝诗人赵以夫的作品《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 【查看全文】

2 病来自是於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病来自是於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杏花天病来自是於春懒》,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来自是於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 【查看全文】

3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 【查看全文】

4 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蝶恋花》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 【查看全文】

5 舟人自相报,落日下芳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舟人自相报,落日下芳潭出自唐朝诗人闾丘晓的作品《夜渡江舟人自相报》,其古诗全文如下: 舟人自相报,落日下芳潭。 夜火连淮市,春风满客帆。 水穷沧海畔,路尽小山南。 且喜 【查看全文】

6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出自南北朝诗人何逊的作品《临行与故游夜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