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06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注释】
  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为“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行在所:指朝廷临时政府所在地。至德二载(757年)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迁凤翔,为临时政府所在地。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谓所居为行在所。”
  ⑵首二句说明冒险逃归之故。岐阳,即肃宗行在所在地凤翔。凤翔在岐山之南,山南为阳,故称岐阳。凤翔在长安西,故曰西忆,信,是信使或信息。自去冬陈陶斜之败,杜甫急待官军再举,故希望那边有人来。“无人遂却回”,无人二字读断,是说天天盼有人来,能得到一点消息,但竟没有人来。遂却回,是说于是决意逃回来。却回二字连读,却过、却出、却入、却到、却望、却去、却寄等,皆唐人习惯语。却字有加重语气的作用。
  【翻译】
  盼望凤翔那边有人来传点消息,但没有等到人于是决意逃回来。逃窜过程中边走边望望眼欲穿,一路上提心吊胆几乎心都凉透。重重烟树像在招引自己向前奔,莲花似的山峰仿佛为我而打开。初到时亲友们惊讶我又老又瘦,感叹我艰辛地从贼营中逃出来。
  【赏析】
  第一首“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杜甫身陷贼中的唯一念想和寄托,就是行在中的唐肃宗了。《孟子》中说“圣人三日无君则惶惶然。”杜甫虽不是圣人,但“一饭未尝忘君”(苏轼评价杜甫语),却不得不说是圣人对杜甫的影响。杜甫于身陷贼中之际依然西望行宫,希望有朝一日能突围抵达,但现实却是音尘不到,无人却回,即没有退回之人。
  长安本是沦陷区,帝王身边的人当然不会自蹈死地,却不知沦陷区依然有人“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眼穿”就是成语“望眼欲穿”之所本。对着西下的落日,杜甫只能在沦陷中深情凝望。“落日”既暗喻西面的凤翔行在,也暗指江河日下的大唐帝国。


相关阅读
1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江夏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自从为夫妻,何曾 【查看全文】

2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出自于诗经作品《日月日居月诸》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 【查看全文】

3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出自宋朝诗人、文学家欧阳修的古诗作品《戏答元珍》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 【查看全文】

4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词作品《春日忆李白》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 【查看全文】

5 樗里子甘茂列传翻译赏析_樗里子甘茂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樗里子甘茂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樗里子,名叫疾,是秦惠王同父异母的弟弟。 其母是韩国人。 因为樗里子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秦国人都称他是智囊。 【查看全文】

6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出自宋朝诗人岳飞的古诗作品《满江红怒发冲冠》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