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11

  “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裴将军宅芦管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
  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
  海树萧索天雨霜,管声寥亮月苍苍。
  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断肠。
  辽东将军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
  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
  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将芦管送君杯。
  巧能陌上惊杨柳,复向园中误落梅。
  诸客爱之听未足,高卷珠帘列红烛。
  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
  【注释】
  ⑴裴将军:指镇守辽东的裴姓将军。芦管:北方少数民族管乐器,截芦苇管制成,类于筚篥。
  ⑵辽东:辽水之东。今辽宁南部辽河以东地区。芦叶断:芦叶垂条,长势正旺,已到了可摘芦管之时。
  ⑶可怜:可爱。
  ⑷海头:辽东近海,故有此称。
  ⑸海树:海边树木。萧索:萧条。雨:动词,降下。
  ⑹苍苍:指月色苍茫。
  ⑺白狼:白狼河,今辽宁大凌河。
  【翻译】
  辽东一带九月时节芦叶将断,辽东地方小孩儿们采制芦管。新制芦管声音清悲多么动听,一支曲于随着风儿飘满海边。海边一带树木凋零天已下霜,吹起芦管声音嘹亮月色苍苍;白狠河北戍边士卒更添愁恨,玄兔城南离乡人儿都要断肠。辽东将军长安宅中宾客云集,让那美女手持芦管吹起乐曲,欢奏芦管调儿啾飕胜过洞箫,曲子声卢多么幽远赛过横笛。半夜时分大堂之上宾客来说,只将芦管声声吹起把酒相劝,声音精巧惊动路旁丝丝杨柳,又似梅花朵朵飘下落向后园。座上客人爱听管瞥不愿离去,高卷珠帘遍插红烛再整酒席;辽东将军乘醉起舞不肯罢休,吩咐美女捧起芦管再吹一曲。
  【赏析】
  诗的开头四句写芦管的产地及其声音特色。前两句在点明芦管来历的同时,勾划出九月深秋、芦叶遍地、辽东小儿采芦管的风俗画;后两句则写芦管声的清悲,并以“风飘海头满”来加以渲染;芦管的清悲,透露出边地的凄清和悲凉,以苍凉气氛引起全诗。诗的次四句承开头继续写芦管声音的凄清悲凉。前两句用萧索的海树、下霜的天空和苍苍的月色构成凄凉的边地景象来衬托芦管声调的凄清悲凉,后两句则又以远离乡土、久戍边地的士卒们的心情来陪衬芦管声调的凄清悲凉。以上八句通过边地景物的烘托,人物心情的陪衬来写芦管声调“清且悲”的特色。
  以下十二句写裴将军宅中酒宴之间吹奏芦管。前四句先点出“辽东将军长安宅”这一地点及高堂美女、佳宾满座的环境,然后以“啾飕”、“窈窕”形容芦管声调之美妙,井与洞箫、横笛比较来突出其美妙。宴中之人只觉其动听,而不觉其清悲,与上文比较,已另是一副笔调。


相关阅读
1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查看全文】

2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出自清朝诗人秋瑾的作品《满江红小住京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 【查看全文】

3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含情春晼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 【查看全文】

4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5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古诗作品《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查看全文】

6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江畔独步寻花》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