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12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宿铁关西馆》,其古诗全文如下: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
  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注释】
  ⑶火处:火山。一说为灯火通明处。天倪:自然的分际。《庄子·齐物论》:“何谓和之以天倪?”郭象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唐王维《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诗:“君徒视人文,吾固和天倪。”诗中指天边。唐高适《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⑷迥:远。
  ⑸那知:哪知。
  【翻译】
  马汗落地踏成稀泥,清晨驰过几万马蹄,雪中来到大地边缘,靠近火山宿昔天际。边塞遥遥心常畏怯,故乡万里归梦迷迷。谁知今夜故乡明月,随我来到铁关以西。
  【赏析】
  在前四句描写千里行军的基础上,后四句转写远赴边塞的乡思。“塞迥”和“乡遥”承上文“地角”和“天倪”而来,是触动诗人情思的客观因索,“心”和“梦”都写诗人情怀,转得极为自然。而一“怯”、一“迷”又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初出边塞的诗人对环境的陌生和畏惧,对故乡的梦绕魂牵而又难以归去。
  诗的最后两句写宿铁关西馆时的怀乡之馆:“哪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照应题目点出月夜和铁关。诗人宿于边塞,唯以望月寄托怀乡之情,而又不写自己望月,却反写明月有情伴随自己,从而使自己更添乡思,望的是“故园月”,想的是故乡情,把思乡之情写得很含蓄,很深切。
  这首诗写塞上行军,从“胡朝至夜,层层归结到“宿”字上,既有细节描绘,又有场景概括。写乡思,既有直接点示,又以景物烘托,写得十分生动,也十分含蔷。全诗八句,前六句描绘出笼时情景与心情,最后才以景物暗示出“宿”字,结构较别致。


相关阅读
1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 【查看全文】

2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归嵩山作》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 【查看全文】

3 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出自唐朝诗人李珣的作品《浣溪沙入夏偏宜澹薄妆》,其古诗全文如下: 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 相见 【查看全文】

4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其古诗全文如下: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 【查看全文】

5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出自唐朝诗人卢照邻的作品《战城南》,其古诗全文如下: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 【查看全文】

6 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驻马听凤枕鸾帷》,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枕鸾帷。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怜多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