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13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注释】
  ⑴焉耆:指焉耆都护府,为安西四镇所辖都护府之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终南别业:指岑参在长安东南终南山所居住的高冠别业。别业,即别墅。
  ⑵晓笛:清晨羌笛吹奏之声。
  ⑶秋冰:胡塞属高寒地带,入冬早,故虽秋日业已结冰。
  ⑷虏:对西北边地的蔑称。
  【翻译】
  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蹄,我孤单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几万里途程我处在遥远的天西。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的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亲爱的家乡你如今究竟在何处?昨日的梦中我又回故乡的清溪。
  【赏析】
  这首五律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
  那是一个边地的拂晓,深秋的塞外,天气寒凉,诗人又跨上战马,踏着秋日的冰水出发了。晨风送来瑚婉的笛声,这笛声不由引起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两行热泪滚滚流下。诗歌就从这里开头。“晓笛”,“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单纯而又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塞外秋晓行旅图,点示出“早发”之意。而这种苍凉的意境中,透露出独处异地的乡思,这便是首句的“乡泪”,从而暗示出“怀”字。“怀”,被渲染异地风情的“晚笛”所引发,所烘托,是统摄作者眼前这幅画面的中心,也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以下六句便集中写“怀”。“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这一联写边塞的遥远和自己的形单影只。“一身”与“万里”互相对照,突出了独处塞外的孤零。“虏云”和“胡天”说的都是塞外,而用两句反复来写,就突出了异地的感觉。“虏云”而言“外”,“胡天”而言“西”,就都强调了边塞的遥远,归家的不易,也就暗示出“怀”的原因。这两句与《安西客馆中思长安》里的诗句“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都表达了一种独处异地的愁思。


相关阅读
1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 【查看全文】

2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梓州李使君》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 【查看全文】

3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上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 【查看全文】

4 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出自宋朝诗人徐俯的作品《卜算子天生百种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占得春,草满莺啼 【查看全文】

5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 【查看全文】

6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岁暮归南山》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