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题元丹丘山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注释】
东山:东晋谢安隐居的地方,这里借指元丹丘山居。
洗心耳:洗心,《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洗耳,据《高士传》记载,尧要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答应,跑到嵩山隐居起来;尧找到他,又要让他做九州长,许由不愿意听,就在颖水里洗耳朵,表示尧的话污了自己的耳朵。
【翻译】
老友栖身嵩山,只因爱这山川之美。大好的春光,却空林独卧,白日高照也不起。松风徐吹,似清除襟袖中的俗气;石潭水清,清洗心里耳中的尘世污垢。羡慕你啊,无忧无虑,静心高卧云霞里。
【赏析】
这首诗的头两句,先用东山表明故人隐居的事实和山居对他的意义,再写山壑之美和故人的喜好。这样交代一句,下面就不再写景了。
中间四句刻画故人的形象,还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故人就高卧山林,太阳老高了,还不起床,这是一个疏懒的人的形象。古人所谓的高士就是这样的,他们鄙弃功名利禄,追求闲云野鹤般的人生境界。“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两句运用古典故事来刻画这个形象的精神风貌,将故人比作古代隐士高人,意境深远;松涛阵阵,伫立在风中的听者心有会意;石潭清清,住在它旁边的观者心耳早已清净。其人格之高洁,尽在不言之中。前两句是画肉,这两句是画骨,这样,诗人笔下的形象不但有形态,而且有精神,于是就具有了人格魅力,具有了诗人仰慕的人格魅力。其实,这也是诗人是在刻画他心目中的理想的形象,追求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生活。
相关阅读
1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出自唐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观沧海》第二句,其全文如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 【查看全文】
2 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步入衡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 【查看全文】
3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 【查看全文】
4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倦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 【查看全文】
5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出自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其古诗全文如下: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 【查看全文】
6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送郭司仓》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注释】 1、良掾[yun]:好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