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22

  “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石鼓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
  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惟鲔贯之柳。
  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
  模糊半已隐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
  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
  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
  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鹁。
  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
  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耈。
  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
  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
  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蒙瞍。
  何人作颂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
  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
  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文字谁记某。
  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
  扫埽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
  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
  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随击掊。
  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
  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
  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
  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
  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注释】
  象胥:周代官名,执掌各方少数民族。杂沓(tà):指各方来进贡的少数民族纷纷而至。
  方召:方叔、召虎,周宣王时大臣,曾先后出征,建立战功,为宣王所赏识。圭(guī):玉制手版。卣(yǒu):铜制酒器。《诗经·大雅·江汉》:“王命召虎,来旬来宣。······厘尔圭瓒,柜鬯一卣。”联翩(piān):连续不断,前后相接。
  鼓鼙:擂动战鼓。《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考击:敲击,指敲打乐器。蒙叟:指盲人乐师。
  崧高:《诗经·大雅》篇名,旧注说是尹吉甫所作,颂扬周宣王功高如崧(嵩)山。
  斯文:指石鼓文。齐:等同。岣嵝(gǒulǒu):衡山的主峰,在今湖南省衡山市西,相传大禹在此得到金简玉书。
  至大:极大。矜(jīn)伐:夸矜,骄傲。
  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未远:指周宣王距离周文王、武王时代不远。
  周衰:周王室衰落。更:变更。七国:指战国时燕、赵、韩、魏、齐、楚、秦七国。
  九有:九州。有,通“域”,此指秦国统一天下。
  埽除诗书:指秦始皇焚烧天下之书事。诵法律:指实行严酷的法律统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陈鞭木丑:陈列刑具。杻,手铐。后句指秦朝抛弃礼仪文治,而施用严刑处罚。
  祖龙:指秦始皇赢政。
  上蔡公子:指李斯。李斯为楚国上蔡人,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秦二世时被腰斩于咸阳之市。临刑时,回头对儿子说:“我想与你一起牵着黄狗,出上蔡城门狩猎,能办得到吗?”(见《史记·李斯列传》)。
  登山刻石: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断巡行各地,到处刻石勒铭,夸示其功绩。
  四国:秦始皇登上邹峄、琅琊、之罘、碣石诸山,此四处地方春秋战国时分属邹、齐、鲁、燕四国。
  黔首:指老百姓。秦始皇登之罘山刻石,辞中有“烹灭强暴,振救黔首”之句。
  六经:指《诗》、《书》、《易》、《礼》、《春秋》、《乐》。《乐》经今已佚。委灰尘:指被秦始皇焚毁。
  击掊:击破。
  九鼎:相传大禹所铸,象征九州之地,历代相传,奉为传家宝,后沉于泗水。《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下文“神物”也指九鼎。
  污秦垢:染上秦国的污垢。
  无乃:莫非。天工:造化的功能。
  物理:事物之道理。
  【翻译】
  嘉祐六年寒冬的十二月,我刚上任便去孔庙拜鲁叟。旧时听说的石鼓今天见到了,鼓文雄奇有力如蛟似蛇走。细看石鼓文字模糊好象指画肚,想读出声来又是那么难上口。好古的韩退之慨叹自己生得迟,何况我又在韩公百年后。强去寻找石鼓文的偏旁推敲点画,只认得一二还剩下八九。终于认出了“我车既攻马亦同”,又辨认出“其鱼维鱿贯之柳”。好象在纵横成堆的古玩器中识得古鼎,又象那错落的众星辰中辨出了北斗。多半模糊得象疮痕和手掌老茧,形体不全尚能辨认出足跟与臂肘。那么象娟娟的月牙隐入云雾,又真象好苗秃秃埋进深草里。石鼓四处漂流历经百战还偶然幸存,不知它独立千载与谁作朋友。上可与轩辕、颉帝古文奇字抗礼,下可把李冰阳和李斯的小篆哺育。追忆昔日的鸿雁是歌周宣王名篇,当年太史籀用大篆来改变古文蝌蚪。人心厌恶厉王、夷王之乱思圣贤,周室中兴天生了辅佐周王众耆耆。他们东征徐虏象勇猛的强虎咆哮,北伐降伏犬戎多象轻易地驱使走狗。周穆王征战犬戎得四狼四鹿而归,连连赐方叔、召虎以玉器斗酒。每因军中击响犬小鼓而思将帅功绩,岂能敲击军鼓而烦劳瞎眼的礞瞍。何人曾作《崧高》歌颂周王功业,写此文的作者名声应如衡山岣嵝。勋功极大而又不矜夸居功占为已有,手下的文臣武将又那么的老实忠厚。周王留下的石鼓文寻不到年岁甲乙,那里还有名字记载着谁或某。自从周王衰退更叠七国相继灭亡,竟然使一统的泰国积有九有之师。秦朝扫除诗书崇尚暴虐的法律。放弃了祭祀祖先的器具用上鞭枉。当年是何人辅佐暴君秦始皇帝?上蔡公子李斯牵着害民的黄狗。登山刻石想记下自己功勋著烈,真个是后无继人前也不能成偶。都说秦皇巡视被他占领的四个国家,烹灭了强暴说是他解救了黔首。连《六经》也化作了灰尘,真担心石鼓文也在当年遭到击剖。传说九鼎之一沉沦在泗水河里,想让万民沉入水底去摸取。暴君即使用尽了众多的人力,神物也不会染上秦国的污垢。当时真不知石鼓到何处去避厄运,无奈何天工令神鬼把石鼓把守。人世兴亡多变而石鼓依然自闲,那些大富大贵们不朽也只有一朝。细细思量万物事理而坐着叹息,人生怎么才能与石鼓那样长寿。
  【赏析】
  第四小节为“自从周衰更七国”至“无乃天工令鬼守”的十八句,写石鼓“义不污秦垢”。上文“欲寻”、“岂有”二句运用缓笔,似漫无收束,此处首二句即紧接着突兀而至,犹如天空中适才还是白云冉冉,陡然阴霾一布,霆雨将至,具有撼动人心的效果。“竟使秦人有九有”,诗人毫不掩饰对暴秦的憎恶。用一“竟”字,比用遂、乃、因、却等字更见感情色彩。“扫除”二句,为秦朝焚诗书、废礼乐的暴政先定一铁案。在这样严峻的形势背景之下,读者不禁要为石鼓的命运担忧。然而,诗人并未接写石鼓所遭受的浩劫,却串入了一段秦时石刻的情况。秦始皇、李斯等人,好刻石谀功,史载其先后于邹峄山、泰山、芝罘、琅玡、石门、会稽等处立石,这些石刻几乎便是秦人留与后世的全部文化遗产。其内容则无一不是“颂秦德”(《史记·秦始皇本纪》语),如芝罘刻石词:“皇帝东游,巡登芝罘······烹灭强暴,振救黔首。”
  苏轼不无讽刺地援引了这些话,然与前定案数语对读,可见是欺人之谈。诗人于此串叙中多用讥刺,如以“上蔡公子牵黄狗”称代李斯,预示其日后覆灭的下场;以“后者无继前无偶”状写秦人刻石的骄矜,然而,“后者无继”,又同时带有不齿于后人的寓意。串写这一段,起着两个作用:一是以秦人“刻石颂功”的伪与劣,反衬出石鼓“功大不矜”的真与高;二是谓秦石既如此作伪,石鼓自然羞与同伍,必定不见容于当世,由此领起下文“此鼓亦当遭击掊”,可见它历劫犹存的不易。昔韦应物《石鼓歌》也写到“秦家祖龙还刻石,碣石之罘李斯迹。世人好古犹共传,持来比之犹悬隔”。但苏轼于此,挖掘得更深刻,发明得更透彻。石鼓究竟如何度此大劫,世无明载。诗人遂联想到另一“神物”———相传铸于夏禹时代的九鼎。《史记·秦始皇本纪》:“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石鼓不显于秦,当亦是鬼神暗中呵护吧!这里以“传闻”证未传未闻,虽以不解解之,但揆度合于情理,又仍关应全篇所叙述的石鼓的古、妙、真、高,可谓神来之笔。
  最后四句为第五小节,以感叹石鼓的长存作尾。前面极力铺排石鼓经周之盛,历秦之衰,此处仅用“物自闲”三字轻轻带住。前面大量篇幅驰神走笔于石鼓之中,此处却又忽出作者,与起首四句呼应,而余意固无止尽。
  苏轼擅长比喻,描写一件事物,有时接连用比喻,使人应接不暇。此诗即是一例。而此诗还有一大特点,即几乎全篇运用对仗,于整饬中求变化。不少地方开合雄阔,使人浑然不觉。不可否认,有些对句互文见义,少数甚而有合掌之嫌,但细细品味,作者于上下句总求各具重点,尽量扩大其内容的涵量。诗人这样做不是偶然的。在此以前,韩愈、韦应物俱有《石鼓歌》,韩诗尤为著名。韩诗以己身与石鼓的关系为经纬,酣恣行笔,而苏诗则以客观为主,欲免雷同。正因如此,后人往往以此二诗相比,并称名作。苏轼作此诗时,意中处处有韩、韦诗在,于是争奇逞胜,有些地方未免雕琢太过。然而,在前人留下的不多余地中,复以格律自囿,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尤见功力。


相关阅读
1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行香子过七里濑》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 【查看全文】

2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 【查看全文】

3 北斗秋横云髻影。莺羽衣轻,腰减青丝剩。一曲游仙闻玉声。月华深院人初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斗秋横云髻影。莺羽衣轻,腰减青丝剩。一曲游仙闻玉声。月华深院人初定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蝶恋花题华山道女扇》,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斗秋横云髻影。莺羽衣轻,腰减 【查看全文】

4 西风摇步绮。记长堤骤过,紫骝十里。断桥南岸,人在晚霞外。锦温花共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风摇步绮。记长堤骤过,紫骝十里。断桥南岸,人在晚霞外。锦温花共醉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梦芙蓉西风摇步绮》,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风摇步绮。记长堤骤过,紫骝十里。 【查看全文】

5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夏日南亭怀辛大》第九十句,其全文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查看全文】

6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贺新郎听琵琶》,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