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秋横云髻影。莺羽衣轻,腰减青丝剩。一曲游仙闻玉声。月华深院人初定”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蝶恋花·题华山道女扇》,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斗秋横云髻影。莺羽衣轻,腰减青丝剩。一曲游仙闻玉声。月华深院人初定。
十二阑干和笑凭。风露生寒,人在莲花顶。睡重不知残酒醒。红帘几度啼鸦暝。
【注释】
⑴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集》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畴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⑵一曲游仙:一本作“一一迷仙”。
⑶院:一本作“处”。
⑷红帘:一本无此二字,一本作“红颜”,一本作“绿窗”,一本作“层城”,一本作“觉来”。
【翻译】
无。
【赏析】
唐宋公主多不下嫁,入道观为女冠,内人之失宠者也然。《瑞鹤仙·陈华山内夫人》是也。此“道女”疑即其人。此等女冠多有秽行,文人对之多作轻亵语,韩愈《华山女》诗,亦不免此,此尚算庄言。《本事诗》卷下将此词定作艳词。可见《瑞鹤仙·陈华山内夫人》一词也为艳词。“睡重不知残酒醒”,释家严戒酒,道家则否,故《真诰》有“玉醴金浆”之语。“华山”在金元人之手,南宋妇女所不能到。此言“人在莲花顶”,乃虚拟词,托梦境耳。上片言入定,下片言酒醒,则其中所言皆梦境可知。以《瑞鹤仙》词题来看,这两首词应是送给同一个人,那末这“华山”也可作为名字解,即指陈华山内夫人。
“北斗”三句,述道女装束。此言道女头顶上盘着高耸的发髻,用一支玉簪横插其中。她投在地上的影子,极象秋高气爽时的夜空中的北斗星。她身上穿着剪裁合身的飘飘欲仙似的绸服,从后面望去细腰盈握,满头青丝飘拂。“一曲”两句,为道女自娱而写真。此言在月色明亮夜深人静之时,她在道观中用玉磬敲奏出一支悦耳动听的《游仙》曲来自娱取乐。上片写出这位道女的典雅不俗,也含有词人对她的爱慕之意在。
“十二阑干”三句,转写自身。“阑干”,这里作栏干解。“莲花顶”,即华山莲花峰,峰上有上清宫,宫前有池生千叶莲花。此言词人见了扇面上所画的山峰,仿佛自己也到了华山莲花峰顶的上清宫内。词人凭栏斜倚只觉秋风生寒,一片清凉。此非真到,只是因为是题“华山道女扇”,所以词人有此即兴想象之境,或即上所言之梦境耳。“睡重”两句,也是照应上三句的梦境。此言其饮酒填词,在不知不觉中却昏然睡去,酒醒后起床不知道绣帘外的昏鸦啼归已是叫了多少次了。下片全写自己对扇画的感受,最后才点出,以上这些只不过是他的梦中景象。
相关阅读
1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和友人伤歌姬》,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 【查看全文】
2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出自宋朝诗人章楶的作品《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 【查看全文】
3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题卢处士山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 【查看全文】
4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人间乞巧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人间乞巧楼出自元朝诗人党怀英的作品《鹧鸪天云步凌波小凤钩》,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 【查看全文】
5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出自唐朝诗人冯延巳的古诗作品《谒金门风乍起》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查看全文】
6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出自宋朝诗人张先的作品《青门引乍暖还轻冷》,其古诗全文如下: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