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崔秋浦三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
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
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
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注释】
⑸厅事:即厅事堂,官府治事之所。山鸟飞到厅堂来,是说县境没有狱讼。
⑹“北窗”句:当夏月,陶渊明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见《晋书·陶潜传》。
【翻译】
崔县令学陶靖节,白天在北窗下睡眠。有时抱琴弹于月下,取其意趣任它无弦。见了客人来就倒酒,做官不贪爱钱。东边田地多种黍,劝你尽早去耕田。
【赏析】
第二首诗着重刻画崔令的形象与神态。开端两句开门见山,点出“崔令学陶令”,亦即学陶渊明。学陶令什么呢,学陶渊明的北窗高卧,自谓羲皇上人。因为白日官衙清静,无讼事可理,自然可以读书,困乏而昼眠。两句诗写出崔令如陶令一样,治地方,重在安民,民安讼息。“我无为而民自化”,闲卧北窗养怡真性。托出崔令官清,政通人和,治绩卓著之含意。两句诗,平易自然,而形神毕现。
三、四两句再补叙崔令学陶令之风,“抱琴弄明月,取意任无弦。”《宋书隐逸传》中记载:‘潜性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这两句就化用此意,写崔令夜晚,饮酒赏月,抱琴弄月。尽管琴亦是无弦,而目的是取其适意。古人常说人生贵在适意。适意就是心理得到满足,保持一种平静而又令人愉快的心境。思想感情上无忧无虑。这两句写崔令学陶令抚琴弄月,隐含着他的政事如意。民乐境清,因而别无所求,唯酒与琴,借以托出与民同乐之情。养怡真性,而不务个人功名利禄,不悦女色与音声之欲。这样的官吏在李白生活的盛唐时代是极少见的,不免带有李白的理想化成分。
相关阅读
1 宝月惊尘堕晓。愁锁空枝斜照。古苔几点露萤小。销减秋光旋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宝月惊尘堕晓。愁锁空枝斜照。古苔几点露萤小。销减秋光旋少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月惊尘堕晓。愁锁空枝斜照。古苔几点露萤小 【查看全文】
2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离亭赋得折杨柳含烟惹雾每依依》,其古诗全文如下: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 【查看全文】
3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出自元朝诗人萨都剌的作品《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 【查看全文】
4 笙歌断,情与絮悠扬。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人去月侵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笙歌断,情与絮悠扬。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人去月侵廊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望江南松风远》,其古诗全文如下: 松风远,莺燕静幽坊。妆褪宫梅人倦绣,梦回春 【查看全文】
5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出自宋朝诗人魏初的古诗作品《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 【查看全文】
6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①,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②,而不责③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