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出自唐朝诗人戎昱的作品《咏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注释】
咏史:一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云溪友议》
汉家:汉朝。
青史:即史册。古人在青竹简上纪事,后世就称史册为青史。
计拙:计谋拙劣。
和亲:指中国历史上古代皇帝用皇族女子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的办法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遭受侵扰的政策。
社稷:本指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宇,后来用做国家政权的象征。
【翻译】
汉朝的史书上,记载着和亲的拙劣计策。国家的安定要靠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妇人。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地下埋着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
【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历史。翻开汉王朝的历史,里面记载着很多的和亲与通婚之事。如汉武帝刘彻将细君嫁到乌孙王国,汉元帝刘奭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等。这种和亲或通婚政策并没能阻止大汉王朝的衰败,挽救它江河日下的颓势。由此可见,这种计策是极其短见和拙劣的。这里其实是以汉喻唐。他在这里回顾了历史上某些“和亲”政策的教训,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表明了对执行这种政策的鲜明态度。
颔联单刀直入,诗人在这里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观点,国家的稳定在于君主的圣明,大臣的贤能,而将一个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和亲或通婚的女子身上,那是靠不住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实施这种和亲政策,正暴露了君王的昏庸、将相的无能。诗人洞察和亲政策的虚弱,表现出了识见的高远和对时局的忧虑。
相关阅读
1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夜飞鹊河桥送人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 【查看全文】
2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夕旅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 【查看全文】
3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溪中早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 【查看全文】
4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其古诗全文如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 【查看全文】
5 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出自唐朝诗人郎士元的作品《送李将军赴定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莫断阴 【查看全文】
6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感皇恩一个小园儿》,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