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其古诗全文如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注释】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干戚:盾斧。
④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都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翻译】
精卫衔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鉴赏】
陶渊明对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相关阅读
1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其古诗全文如下: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 【查看全文】
2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曲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雨霖铃夜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曲新出自唐朝诗人张祜的作品《雨霖铃》,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曲新。 长说上皇垂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翻译】 在夜深灯 【查看全文】
3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大堤曲汉水临襄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散。 不见眼 【查看全文】
4 惟恨花前携手处,往事成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惟恨花前携手处,往事成空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浪淘沙小绿间长红》,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绿间长红,露蕊烟丛,花开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携手处,往事成空。 山远水重重, 【查看全文】
5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出自宋朝诗人廖世美的作品《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 【查看全文】
6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早春寄王汉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