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39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咏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释】
  ⑴“历览”二句:《韩非子·十过》:“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穆公问之曰:‘愿闻古之明主得国失国何常以?’由余对曰:‘臣尝得闻之矣: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历览,遍览,逐一地看。奢,享受。
  ⑵“何须”句:琥珀,松柏树脂之化石,有淡黄、褐、红褐诸种颜色,透明,质优者可作饰物。以琥珀作枕称琥珀枕。与下句“真珠车”皆借以喻唐文宗父兄穆宗、敬宗之奢侈。“何须”,与下文“岂得”言文宗勤俭不奢。
  ⑶“岂得”句:真珠车,以真珠照乘之车。真珠,即珍珠。《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梁王自夸有十枚径寸之珠,枚可照车前后各十二乘。”
  【翻译】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那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猛蛇。有几人曾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只有在苍梧对翠华盖哭泣份儿。
  【赏析】
  诗的首联,是从总结历朝历代统治经验出发,得出成功大都由于勤俭,破败大都因为奢侈的经验教训。开头两句好像是抽象的议论,不像诗。实际上它不是在发议论,是说:像文宗那样勤俭,应该使国家兴盛的,怎么反而破败呢?这里充满着惋惜和同情,是抒情而不是议论。这样通过表面上的议论来抒情的写法是很特别的。
  颔联是对这一结论的具体印证。这种议论,有道理但并不全面,因为勤俭只是治国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但不是惟一的经验;奢侈是使国家破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不是惟一的原因。一个王朝的兴衰,自有其更复杂、更本质的原因所在。然而,事实上,非但没有因此能使已成定局的唐王朝的颓败之势有所好转,反而越搞越糟。这中间的道理,或者说最本质的原因,当然是诗人所无法理解的,所以,他只好以宿命论的观点来解释这一反常现象,归之于运命。


相关阅读
1 前年戌月支,城下没全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前年戌月支,城下没全师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古诗词作品《没蕃故人》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前年戌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 【查看全文】

2 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言绝句其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 【查看全文】

3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 【查看全文】

4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感激张 【查看全文】

5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 【查看全文】

6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出自唐朝诗人张舜民的古诗作品《村居》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