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红牡丹》,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注释】
⑴绿艳:指碧绿鲜艳的叶子、闲:通“娴”,文雅的样子。
⑵红衣:指红色的牡丹花瓣。浅复深:由浅到深。据《牡丹史》载:牡丹有“娇容三变”之说:“初绽紫色,及开桃红,经日渐至梅红,至落乃更深红。”
⑶愁欲断:形容伤心到极点。
⑷心:牡丹花内心所想。
【翻译】
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赏析】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这两句先侧重写牡丹枝叶的状态和花的色彩。诗人以人写花,说碧绿鲜艳的牡丹叶,簇簇拥立,多像一个身着绿妆娴静文雅的少女;那色彩时浅时深错落有致的红色欲滴的花片,又像少女的衣裙。开首这两句,诗人把美人和牡丹融为一体,写的是牡丹的外部形象。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这两句是写“牡丹仙子”的内心世界,说花儿似乎也有情感,也有愁。因为牡丹花与春天同在,在美好的春天里,牡丹花娇嫩妩媚,姿容娟秀,清香万里,占尽了春情。然而,春天不能永驻,谁也无法挽留,这正是牡丹的愁心所在。它深知自己的芳香美色只能与春天同在。春天一去,它就会调零衰败,渐渐枯萎。因此,人们只知道欣赏春色,欣赏牡丹花的鲜艳,而不知道它的一片愁心。
这首诗以美人喻花,意境优美,耐人玩味。在用字造句上,更是煞费苦心.以“绿艳”衬托“红衣”,使牡丹显得娇媚动人。作者不明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红颜易衰,而让花儿自愁自哀自伤自叹,真是翻奇出新,别有一番情致。全诗把牡丹花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感,达到了意境上的神化和形象化,是一篇较好的咏物诗。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送韩都护还边》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查看全文】
2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移居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 【查看全文】
3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出自唐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生查子三尺龙泉剑》,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 【查看全文】
4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僧院花欲悟色空为佛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查看全文】
5 怕闻井叶西风到。恨多少。粉河不语堕秋晓。云雨人间未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怕闻井叶西风到。恨多少。粉河不语堕秋晓。云雨人间未了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秋蕊香七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懒浴新凉睡早。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月冷波光梦 【查看全文】
6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官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