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望海楼晚景五言绝句》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注释】
⑴望海楼:又名望潮楼,在杭州凤凰山上,是杭州的名迹。
⑵指顾:即指点顾盼之间,形容其快。犹如说须臾、一会儿。这两句写海潮来势凶猛。
⑶时:时时。掣:拉,拽。紫金蛇:形容闪电的形状和色彩。.
⑷西兴:即西陵,在杭州对岸萧山区境内,相传为越国范蠡屯兵之处。
【翻译】
海上波涛初来时像一条白线,转眼在望海楼前就变成雪堆一样了。如今潮水翻涌向上你也要再上层楼,再来观看白浪形成的银山,看它二十回也不嫌多。大风吹打雨水斜着飘进望海楼,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风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碧澄,时时闪过的电光形成紫金般的龙蛇。青山断开的地方有层层的塔,隔条江水想要回应对岸人家的呼唤。傍晚,江上的秋风吹得很急切,为的是把钟鼓的声音传到西兴。夜晚,谁家在望海楼下点燃炉香,玉笙哀怨的的乐曲在刚刚有凉意的时候响起。有位客人面对秋风在扇子上题诗,祭拜明月让人无法看见你的晚妆。沙河上的船灯将山照红,歌声鼓声在笑语中喧响。问一问少年的心思在哪里,只见他方巾斜在一旁以致头发散乱。
【鉴赏】
这组诗共五首,作于公元1072年(北宋熙宁五年),当时苏轼被派往杭州担任州试的监试。院试余暇,苏轼得以到凤凰山上的望海楼闲坐,写下这五首诗,分别咏江潮、雨电、秋风、雅客、江景,各具情韵。其中第二首(“横风吹雨入楼斜”)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的语文试题中。此诗开头写风雨入楼,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阑云散,海阔天青,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表现出一种壮美之景。
相关阅读
1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其古诗全文如下: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查看全文】
2 也知人、悬望久,蔷薇谢、归来一笑。欲梦高唐,未成眠、霜空又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也知人、悬望久,蔷薇谢、归来一笑。欲梦高唐,未成眠、霜空又晓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氐州第一波落寒汀》,其古诗全文如下: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乱叶翻 【查看全文】
3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豫章行胡风吹代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 【查看全文】
4 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 【查看全文】
5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老将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 【查看全文】
6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卜算子风露湿行云》,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