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点绛唇·寂寞深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注释】
⑶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当与《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武陵人”及《满庭芳·小阁藏春》的“无人到”中的二“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⑷“连天”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达亟待良人归来之望。
【翻译】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在这寂寞暮春里,倚遍了每一寸相思阑干,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轻问一声:“良人呵,你在何处?”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衰草,蔓延着良人必经的道路。
【赏析】
下片写凭栏远望。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倚栏”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这里词人在“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就把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鲜明地点染了出来;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托出了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之深,之重,之无法排解。结尾处,遥问“人何处”,这一方面点明了女子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只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是思念远出的良人。然而望到尽头,惟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这凄凉的画面就是对望眼欲穿的女子的无情回答。寂寞、伤春,已使她寸肠生出千缕愁思;望夫不归,女子的愁情那将会是更深,更重,更浓。这自然就意在言外了。
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到写伤别之愁,到写盼归之愁,全面地,层层深人地表现了女子心中愁情沉淀积累的过程。到煞尾处,感情已积聚达到最高峰,全词也随之达到了高潮。
相关阅读
1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阆水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 【查看全文】
2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出自于诗经作品《式微》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 【查看全文】
3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古诗作品《醉中真不信芳春厌老人》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查看全文】
4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翻译】 晋献公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 【查看全文】
5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出自于诗经作品《何草不黄》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查看全文】
6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贫交行》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