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3:30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释】
  ①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成为“七、七、七、三”字格式,名曰《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又因南唐李璟词“菡萏香销”之下片“细雨梦回”两句颇有名,故又有《南唐浣溪沙》之称。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②萧萧:这里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③豆蔻:药物名,其性能行气、化湿、温中、和胃……豆蔻连梢:语见于张良臣《西江月》 : “蛮江豆蔻影连梢。”熟:《天籁轩词选》、《历代诗余》作“热”。熟水:当时的一种药用饮料。陈元靓《事林广记》别集卷七之《豆蔻熟水》 : “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盏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倍矣……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每次用七个足矣。不可多用,多则香浊。”《百草正义》则说: “白豆蔻气味皆极浓厚,咀嚼久之,又有一种清澈冷洌之气,隐隐然沁入心脾。则先升后降,所以又能下气。 ”
  ④分茶: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由此可见,“分茶”是一种巧妙高雅的茶戏。其方法是用茶匙取茶汤分别注入盏中饮食。
  【翻译】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赏析】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词中所述多为寻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却起扣人心弦之效。
  词中系相对病前而言,因为大病,头发白了许多,而且掉了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头发已经那样,何必再去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罢。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行文也更简洁。
  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因为还没有全好,又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卧着看月。“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时也说明作者心情闲散,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上”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上弦月,此时入夜还浅。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上句写的是衰象,此句却是乐事,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以豆蔻熟水为饮,即含有以药代茶之意。这又与首句呼应。人儿斜卧,缺月初上,室中飘散缕缕清香,一派闲静气氛。


相关阅读
1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出自唐朝诗人曾公亮的古诗作品《宿甘露寺僧舍》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查看全文】

2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老将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 【查看全文】

3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西江月秋收起义》,其古诗全文如下: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 【查看全文】

4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出自于诗经作品《鸿雁》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 【查看全文】

5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 【查看全文】

6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上三峡》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巫山夹青山,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