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出自宋朝诗人杨朴的作品《七夕》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注释】
⑴牵牛:星名,在银河之西,俗称牛郎,一名河鼓,又名黄姑。大概以李牛三星像牛头角、感之形,名之牵牛。若何:怎么样。
⑵“织女”句:织女,在银河东,织女四星像梭形,名之织女。织女传说为天帝之女,又叫她天孙,会纺织,韩愈待“天孙为织云锦裳”。传说天孙同牛郎结婚,婚后被罚分居银河两岸,只许每年七月七日由喜鹊给他们架桥,使他们相会一次。金梭,梭子的美称。
⑶“年年”句:因织女会纺织,古代女子便于七夕焚香陈瓜果,祝贺她夫妇聚合,又向她乞求智慧,民间有穿七孔针之戏。乞与,赐给。
⑷不道:没有科到。
【翻译】
在未曾相会的时候,牵牛星的心意,不知怎样,据我替他设想,须要邀请织女星来,弄那织棉的金梭子。年年的赐给人问的许多巧,却不知道人间的巧事到底有多少。
【赏析】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宋的这种主理的诗,对那些喜好唐诗的人来说,常有味同嚼蜡之感。但诗如能用简捷的句子,深刻地表达一种哲理,也不能不说有其特殊的妙趣。杨朴的这首《七夕》,就是具有这种妙趣的哲理诗。
诗的作者从牛郎、织女七夕踏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发端,别出新裁,表达了作者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前两句设问: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是怎么想的,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云霞。这里的“须”字,是一种怀疑和否定,从正面来解释,就是没有必要来邀请织女作这一切。这两句来得非常奇,出人意料,因为很多人把把牛郎织女的神话作为美妙的故事来接受,对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从未提出过质疑。以为神胜过人,天上的仙女自然比人间的一切都要聪明许多。但诗人却对此表示怀疑。前两句的这种怀疑只涉及到神话故事本身,但这已足以造成悬念。这两句为诗的末联所发的奇论,做了有力的铺垫。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己多”。这两句是说:每年人们都要在七月七日晚上向天上的织女乞求赐予刺绣、纺织等的聪慧、智巧,但实际上,人间的智巧己经是很多了,多得有点可怕。诗人在这里并非是在赞扬人间的机巧,而是来了一个大转弯,诗人此时想起的不仅仅是人间创造幸福的巧智,还有行恶的智巧:有巧取牵夺,互相倾轧,以及繁复、杂多而又绞尽脑汁的勾心斗角。诗人赋予末一行诗中的“巧”的含义已经不同于第三行诗中“巧”的含义。恰是这种新的含义,不无道理,但又非常出人料想地拓宽了诗思的领域,这就便诗的情思和哲理向更深处开掘,一使诗具有了横空出世、奇崛诡辩之美。当人间充分运用他的机巧来进行勾心斗角的时候,要邀织女来已无意义。从四句诗的整体和诗情的深入来看,诗人的愤世嫉俗之情表现得很是恰当、巧妙、深刻。
杨朴在那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种思想和见识是很深刻的,加之诗语简练、晓白、朴实,就使诗思凝重、洗练,富有趣味。
相关阅读
1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出自南北朝诗人曹植的作品《名都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 【查看全文】
2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出自唐朝诗人方干的作品《过申州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余里,山 【查看全文】
3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赠郭给事》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 【查看全文】
4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古诗作品《菊花》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 ⑴ 【查看全文】
5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昏犹是雨纤纤 【查看全文】
6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出自唐朝诗人吴涛的古诗作品《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