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3:43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出自清朝诗人陈文述的作品《夏日杂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注释】
  1、枕簟[diàn] :枕席。
  2、玉漏:玉做的计时器。
  【赏析】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难忘。“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枕簟萧疏玉漏催”,簟,竹席。萧疏,凉爽之意。白居易诗云:“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秋凉爽身的快感,首先来自寝卧的枕席。讲得浅白,人人同感,倍增亲切。“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这是两句别致精彩的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盍西村《莲塘雨声》中有诗句云:“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写的是荷上雨声,惊破好梦;陈文述写的是荷上雨声,为梦送凉,一动一静,悉成妙缔。
  荷叶细雨,是诗人描写秋凉的钟情对象。你看,夏日将尽,“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苏轼)初秋来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秋夜方长,“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秋残冬至,“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荷是秋色的使者,雨是凉意的先声,描写动人,全因情景贴切。意境创造的成功,全在景真意切,景真意切方能境丽情长。
  荷叶细雨,与秋凉同位。荷叶送秋声,雨声凉入梦。一旦,“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枯雨歇,秋天也就结束了,冬天已经来临。


相关阅读
1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作品《题弟侄书堂》,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 【查看全文】

2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丁督护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督护歌,心 【查看全文】

3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庆清朝禁幄低张》,其古诗全文如下: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 【查看全文】

4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微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注释】 ⑴林霭:林中的云气。霭,雾气。唐 【查看全文】

5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鸟鸣涧》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1、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流水 【查看全文】

6 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齐天乐正宫秋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