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3:51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出自唐朝诗人汪藻的作品《春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注释】
  ⑴嫣然:美好貌。
  ⑵茅茨:茅草屋顶。烟暝:烟雨迷蒙。
  【翻译】
  整个春日大概都没有连续十天清明无雨的日子,到处都是在天上的云彩携带着雨水漂浮而行。野外田里的一潭绿油油的春水比镜子还要碧绿光亮,古渡口边人经过时水边的鸥鹭却自在不受惊吓。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草屋顶烟雨靡靡,打湿了行客的衣裳,午后鸡鸣一声将人从闲梦中唤引回了现实。
  【赏析】
  汪藻此诗,把春日出游的见闻感受次第展开,胜境纷呈叠出。入笔写难得的好天气,转出野田春水,然后又转出渡头水鸟嬉游,再转出竹篱茅舍风光,夭桃含笑情态;又转出雾气迷蒙,沽衣微湿,天色似瞑,引得午鸡引吭啼鸣。无数富于诗情的片段,构成了逝通的春游长卷,盎然春意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这些景色诚然十分宜人,表面上诗中景物各自分立,似乎缺少勾连,很难形成一个整体。事实上,诗人用的是一种近乎现代戏剧中的“情意结构”手法,即又靠情节连系,而以心中清意活动流贯全篇,似断实连,另是一种独特的章法。首句开门见山,表示春日多雨,次句具体描绘,补足上句之意。春日多雨,早拟出游而苦无佳日;好容易才盼得放晴,足遂夙愿,作者心情之欣喜可见。多雨之日终得放晴的欣欣情意笼置全诗,形成了一条线索。野田春水映映,一碧如镜,固然赏心悦目;渡边鸥鸟忘机,与人相亲相近,自有物我欣然之趣;篱间夭桃临风,似开未开,嫣然含笑,更觉深情。茅茨人家,柳昏烟暝;迷蒙雾气,沾衣欲湿;意境朦胧优美。作者忽闻一声鸡鸣,更觉宁静安谧。
  全诗镜头累换,而诗人心情之欣悦,感受的新鲜,则回环相贯。清词丽句,信手组合,皆成妙谛。无怪乎张世南《游宦纪闻》说此诗是汪藻幼年之作,诗人早年诗学江西派,此诗通篇用拗句,全法黄庭坚,然而拗峭之中,自具清丽之致,可谓刚外柔中。用笔之劲健不及黄,而温润则过之。纪昀、吕留良分别评此诗“雅健”、“有骨”,实足以当之而无愧。


相关阅读
1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八岁偷照镜》,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 【查看全文】

2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公莫舞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横楣粗锦生红纬, 【查看全文】

3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月映烟方煦。寒溪蘸 【查看全文】

4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出自唐朝诗人张志和的作品《渔父霅溪湾里钓鱼翁》,其古诗全文如下: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注 【查看全文】

5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出自元代诗人白朴的古诗作品《驻马听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 【查看全文】

6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