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3:56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生查子·关山魂梦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注释】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文人词始见于晚唐韩偓所作。《考正白香词谱》注云:“本名《生楂子》,其后从省笔作‘查’。五言八句,唐时作者,平仄多无定格....至宋以后始奉魏承班一首为律。”此高速异名颇多,有《楚云深》、《陌上郎》、《愁风月》等。
  关山:泛指关隘和山川。
  鱼雁:指书信。《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后因以“鱼雁”代称书信。
  音尘:音信,消息。
  怜:怜惜。
  【翻译】
  荒漠凄凉的关山,常常令我魂牵梦萦,那远在塞外的亲人难以寄家信回来。可惜我两鬓秀美的青丝,只因为日日盼望、夜夜相思而渐渐变白了。
  到他回来的时候,我要依偎在他怀里,傍着碧绿的纱窗共诉衷肠。我一定要告诉他:“那别离的凄苦真是难耐,哪有团聚在一起好度时光。”
  【赏析】
  词写相思怀远,以淡语道白表现游子在外乡对家人苦苦思念的愁情和渴望回归团聚的痴情。
  上片直言游子背井离乡的相思之情。开始两句写词人长途跋涉到关山,感到非常寂寞,对家里的亲人魂牵梦绕,无奈路途太远,想回也回不去。这时,他不禁埋怨关山太长了。词人用关山的长,暗喻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深。紧接着,词人说见不到亲人写来的书信,于是又埋怨那些送信的鸿雁使者太少,没有及时把亲人给他的信捎给他,使他得到些许的安慰。从表面上看起来,他的埋怨未免有些不讲道理,却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因而真切感人。“两鬓”二句描写词人闲来无事时照镜子,看到自己两鬓青丝,认为自己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纪。像现在这样远离家乡,成天沉浸在思乡之情中未免太浪费时间了,要知道青春一逝就再也无法挽回了,于是不禁连连感叹:难道还要继续过着这样的生活,让自己的满头青丝为相思而变得霜白吗?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词人故意夸张,却达到了意外的艺术效果,既有新意又颇感人。


相关阅读
1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诗句,在文学作品中被引用过太多次了 【释义】 通俗地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 【查看全文】

2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其古诗全文如下: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 【查看全文】

3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杂诗西北有织妇》,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 【查看全文】

4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夜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注释】 1、蛩:蟋蟀。 【翻译】 蝗虫鸣叫了 【查看全文】

5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出自诗经中的作品《卷耳》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 【查看全文】

6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其古诗全文如下: 雁帖寒云次第,向南犹自怨归迟。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