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注释】
1、乌:乌鸦。
2、黄童:黄发儿童;白叟:白发老人;睢盱:喜悦高兴的样子。
3、麋鹿:鹿类的一种。
4、猿猱:猿类的一种。
【鉴赏】
写谢雨路上所见之景:丽日、碧溪、游鱼、树木、黄童、白叟、麋鹿、猿猱,一景一句,恰似电影镜头,连续将客观景物一个个展现在读者面前。
“照日深红暖见鱼”,深红温暖的夕阳斜斜地映照潭水,把潭水染得通红也增加了一份暖意,而潭中的鱼儿欢快游玩,清晰可见,染红了的潭水、欢快游动的鱼儿都是春旱过后、大雨降后的情景,词人虽未点出春旱之时的情景,但读者可以想象那是一定是潭水干枯、鱼儿无处寻觅,这样的前后对比之中、温馨的画面之中隐含了词人欣喜的心态。“连溪绿暗晚藏乌”,沿着石潭向四处望去,看见成阴的绿树接连一片,而深藏其中的乌鹊发出鸣噪的声响,动静结合,更显幽静。“黄童白叟聚睢盱”,以黄童、白叟代称所有聚集的人群,词人看到他们都呈现出喜悦兴奋的神态。上片中红、绿、黄、白等色彩和谐搭配,动景、静景巧妙结合,景物、人群完美融合,运笔灵动、构思精巧。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麋鹿在突然之间逢遇如此多的人群顿觉不习惯,有一种惊慌之感,而猿猱却一听到喧天的喜庆鼓声不招自来,极度兴奋,这一对比的描写情趣盎然。以动物的反映间接写出石潭谢雨的欢闹情景,不着一字,而风流自现,可谓神笔。“归家说与采桑姑”,结尾由实转虚,笔法灵活,词人想象这些观看长官亲自谢雨而欢喜异常、激动难耐的在场者,归家之后一定会把谢雨之时的欢腾景象向采桑姑细细说与。
在这首小词之中,词人丝毫没有描写自己的心境,但透过词人所见、所闻、所想的一切,读者自可体会词人无比兴奋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1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查看全文】
2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严郑公宅同咏竹》,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 【查看全文】
3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翻译】 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 【查看全文】
4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人间乞巧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人间乞巧楼出自元朝诗人党怀英的作品《鹧鸪天云步凌波小凤钩》,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 【查看全文】
5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作品《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 【查看全文】
6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羽檄如流星》,其古诗全文如下: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