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出自宋朝诗人张孝祥的作品《西江月黄陵庙》,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释】
山峰:指黄陵山。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
波神:意思是行船被风浪所阻。波神:水神
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翻译】
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仿佛是水神留我欣赏斜阳,微风弄起粼粼波浪,泛起波光。最好明天风向变了,就可以行船启程,今晚露宿也就没什么关系。江上的声响像是水府在演《霓裳羽衣曲》,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上岳阳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
【赏析】
宋孝宗乾道四年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这首词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词题一作“阻风山峰下”。词句亦稍有差异。他在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说:“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的黄陵山。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可见孝祥在赴任途中曾为风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是在正面描绘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善戏”。因此词人倾注了浓烈的主观想象色彩。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这两句写舟泛湘江一路行来的景色。只写“一船明月”、“千里秋江”,其他美景堪收、旅怀足慰之事,下必细数。以下转入黄昏阻风情事。“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象鱼鳞般的波纹。这种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时空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从而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
相关阅读
1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出自于诗经作品《草虫喓喓草虫》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 【查看全文】
2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 【查看全文】
3 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东阳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 【查看全文】
4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出自明朝诗人袁凯的作品《客中除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 【查看全文】
5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感遇》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 【查看全文】
6 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秋露白如玉》,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 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 景公一何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