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05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作品《立秋前一日览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鉴赏】
  失志不遇的悲哀,莫过于年华蹉跎而志业无成,乃至无望。如果认定无望,反而转向超脱,看破红尘。在封建士人中,多数是明知无望,却仍抱希望,依旧奔波仕途,甘受沦落苦楚。李益这诗即作是想,怀此情。
  第二天立秋,第一天照镜子,不言而喻,有悲秋的意味。诗人看见自己两鬓花白如雪,苍老了。但他不惊不悲,而是平静淡漠,甚至有点调侃自嘲。镜中的面容,毕竟只表现过去的经历,是已知的体验。他觉得自己活着,这就够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笔勾销,无须多想,不必烦恼,就让它留在镜子里。但是,镜外的诗人要面对第二天,走向前途,不知该怎么办。他觉得后一天恰同前一日。过去无成而无得,将来正可无求而无失。何况时光无情,次日立秋,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的命运也如此,不容超脱,无从选择,只有在此华发之年,怀着一颗被失望凉却的心,去面对肃杀的秋风,接受凋零的前途。这自觉的无望,使他从悲哀而淡漠,变得异常冷静而清醒,虽未绝望,却趋无谓,置一生辛酸于身外,有无限苦涩在言表。这就是此诗中诗人的情怀。
  诗题“立秋前一日”点明写作日期,而主要用以表示此诗的比兴寓意在悲秋。“览镜”,取喻镜鉴,顾往瞻来。前二句概括失志的过去,是顾往;后二句抒写无望的未来,是瞻来。首句,实则已把身世感慨说尽,然后以“在镜中”、“两鬓雪”、“对秋风”这些具体形象以实喻虚,来表达那一言难尽的的遭遇和前途。这些比喻,既明白,又含蓄不尽,使全篇既有实感,又富意趣,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相关阅读
1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出自明朝诗人汪承爵的作品《登恒山云中天下脊》,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中天下脊,尤见此山尊。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 仙台临日迥,风窟护云屯。 剩有 【查看全文】

2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出自唐朝诗人黄机的作品《忆秦娥秋萧索》,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 【查看全文】

3 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齐有倜傥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 【查看全文】

4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出自唐朝诗人曹植的作品《野田黄雀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 【查看全文】

5 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寒压重帘幔拕绣。袖炉香,倩东风,与吹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寒压重帘幔拕绣。袖炉香,倩东风,与吹透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 【查看全文】

6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出自清朝诗人林则徐的古诗作品《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