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出自宋朝诗人冯延巳的作品《清平乐·雨晴烟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注释】
①砌:台阶
②特地:特别
【翻译】
雨后初晴,傍晚淡烟弥漫,碧绿的春水涨满新池。双燕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台阶上的落花随风飞舞,罗衣显得格外寒冷。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闺情的词作,写的是一个少妇在暮春时节的一个黄昏,思念亲人并等待他归来的情景。词的上片写明节候、环境以及这位少妇所见的景物特色。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一个“晚”字点名时间;“绿水”二字交待气候-----此时正值春天。这两句乃是写寻常春景:雨后放晴,夕阳残照,烟霭空濛一片,暮色中但见新池绿水盈盈,这景色春意盎然。这是女主人公乍一放眼就看到的自然美,与一般人的赏春并没有什么不同,还未充分显现出她观景的独特感受。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作者在写景中表现主人公观景有一个心理过程。她乍一看春色挺美,但继而看到暮色中归来的双燕在种着垂柳的庭院中翻飞盘旋,她的心弦就被触动了,与前面两句不自觉地感到春景之美就有些不同。燕子尚能在傍晚双双归巢,那么人呢,作者没有明说,只是写这位少妇把阁中画帘高高卷起。她的卷帘,既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双飞燕,也是为了使燕子进入画梁栖宿。这一无言的卷帘动作,蕴含着她的独特而微妙的心情,既有对成双晚归的燕子的羡慕,也有只见归燕而不见归人的怨怅。双燕在这里有鲜明的映衬作用,微露了她的复杂心境。在词中,用双飞燕、双鹧鸪、双飞蝶、双鸳鸯等形象来衬托女子的孤独感,是常见的,这里也是如此。至此读者看到春色虽美,但在女主人公眼中却有一个转折,从一般的观赏到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赏景中那种希望成双团聚的潜意识觉醒了。
相关阅读
1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别严士元》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 【查看全文】
2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江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 【查看全文】
3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水调歌头游泳》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 【查看全文】
4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的作品《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语漏迟迟》,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 【查看全文】
5 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出自汉朝诗人秦嘉的作品《留郡赠妇诗肃肃仆夫征》,其古诗全文如下: 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 顾看 【查看全文】
6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送邹明府游灵武》,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