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07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忆秦娥娄山关》,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
  7、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漫道,徒然说,枉然说。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8、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即为头越。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9、从头越:叠句,作用同上片“霜晨月”。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翻译】
  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鉴赏】
  下阕的开头,虽然语调比较舒缓了,但“真如铁”三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这是很精巧的构想;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却又展露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句子的内涵极为丰富。“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迈步”就是举大步,经过战斗,“雄关”而今已变成通途。从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这支革命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吗?
  词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个景句来收笔,极有情味。前一句写山。“苍山”即青山。既写出了山的颜色,也隐约流露出作者的喜悦。“如海”是说山峦起伏不尽,就像碧波万顷的大海。不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表明了作者是站在高处眺望,一股雄壮的气概萦绕于句中。后一句写夕阳。“如血”是说夕阳像鲜血那样殷红。它点出了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还使人通过这一壮丽的图景联想到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这也是对词的前阕及后阕首句中“真如铁”所蕴含内涵的回应。这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句既形象地描绘了景物,又饱含着感情,精警之至!
  《忆秦娥娄山关》只写了中央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篇幅虽短,“份量”很重。它使人在获得强烈感染的同时,欣赏到高超的艺术技巧。这是真正的诗词。


相关阅读
1 翠凤金鸾绣欲成。沉香亭下款新晴。绿随杨柳阴边去,红踏桃花片上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翠凤金鸾绣欲成。沉香亭下款新晴。绿随杨柳阴边去,红踏桃花片上行出自宋朝诗人许棐的作品《鹧鸪天翠凤金鸾绣欲成》,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凤金鸾绣欲成。沉香亭下款新晴。绿随 【查看全文】

2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词作品《鹊桥仙》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 【查看全文】

3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出自于诗经作品《维清》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注释】 1、缉熙:缉,绩。熙, 【查看全文】

4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翻译】 在外面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在家里 【查看全文】

5 题叶无凭,曲沟流水空回首。梦云不入小山屏,真个欢难偶。别后知他安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题叶无凭,曲沟流水空回首。梦云不入小山屏,真个欢难偶。别后知他安否出自宋朝诗人孙惟信的作品《烛影摇红一朵鞓红》,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年时也是 【查看全文】

6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出自宋朝诗人、文学家李清照的古诗作品《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