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21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其古诗全文如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注释】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斗志。
  ⑨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⑩讵:表示反问,岂。
  【翻译】
  精卫衔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鉴赏】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炎帝的女儿——女娃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
  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陶渊明和已死去的晋朝,感情上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刘裕上台后诛杀异己的行为更使他不满于刘宋政权。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刘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这正是诗人的局限。但他反对刘裕代晋和憎恶时代黑暗、政治残酷是紧紧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刘宋政权,也是批判腐朽的东晋社会的继续。
  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相关阅读
1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出自唐朝诗人李隆基的古诗词作品《幸蜀西至剑门》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 【查看全文】

2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 【查看全文】

3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出自汉朝诗人汉乐府的作品《上山采蘼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 【查看全文】

4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酬朱庆馀》,其古诗全文如下: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释】 越女新 【查看全文】

5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高轩过华裾织翠青如葱》,其古诗全文如下: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 【查看全文】

6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