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24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出自唐朝诗人李世民的作品《还陕述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注释】
  ⑴慨然:长叹的样子。抚长剑:手抚腰间的长剑。
  ⑵济世:济世救民。邀名:争名夺利。
  ⑶星旂、日羽:渲染队伍浩荡、旌旗簇拥,军情火急、战报不绝。纷电举、肃天行:形容行动迅猛,纪律严明。旂:即“旗”。
  ⑷遍野:满山遍野。
  ⑸登山、背水:形容地形比较复杂。麾武节、纵神兵:形容战斗指挥比较灵活。
  ⑹昔:昨天。
  ⑺平:和平统一。
  【翻译】
  刚刚经历了南征北战,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这一切都是为济世救民,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啊。战争的场面如电闪,军情火急,动作迅猛。满山遍野驻宅了千军万马。战场如登山一样,指挥也需要灵活。昨天的战争必修会流血牺牲,却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统一。
  【鉴赏】
  全诗分三层。首联一层:“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诗人刚刚经历了南征北战,结束了群雄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如今凯旋班师,面对着刚刚得到统一的大好河山,想起此前战争的艰辛,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由于前线将士的流血牺牲,赢得统一局面,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这一切都是为了“济世救民”,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中间三联为第二层,分别描述行军、驻营、出击三个场面,是全诗核心部分。“星旌纷电举,日羽肃天行”一联写行军场面,“星旌”、“日羽”,渲染队伍浩荡、旌旗簇拥,军情火急、战报不绝;“纷电举”、“肃天行”,表现行动迅猛,纪律严明。短短两句十字,把一支军风严明、行动迅速、声势威严的正义之师的雄姿展现在读者眼前。“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一联写驻扎场面,千军万马,漫山遍野。“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一联则写战斗场面,“登山”、“背水”写地形复杂;“麾武节”、“纵神兵”谓指挥灵活。短短三联六句,再现一次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从列队行军到扎营驻兵、再到临阵战斗,都写得凝炼而又具体形象。
  末联为第三层,以抒发豪情壮志作结:“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与首联遥相呼应,语义刚毅果绝。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必然会有流血牺牲,但从前的牺牲是为了换来今天的统一。诗人心中不无感慨。
  这首诗是李世民诗歌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全诗充满浩然正气。此诗在艺术表现上,议论、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全诗五联十句,一气呵成,构思精缜、语言凝炼;中间三联六句,对仗工整,音韵铿锵,是一首优秀的五言短排。其遒健的风格与浮靡的六朝遗风大异其趣。


相关阅读
1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 【查看全文】

2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郢门秋怀郢门一为客》,其古诗全文如下: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人迷 【查看全文】

3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出自于诗经作品《噫嘻》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查看全文】

4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蕴藉,不减酴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蕴藉,不减酴醾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多丽咏白菊》,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楼寒,夜长帘 【查看全文】

5 赤地炎都寸草无,百川水沸煮虫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赤地炎都寸草无,百川水沸煮虫鱼出自唐朝诗人马异的作品《贞元旱岁》,其古诗全文如下: 赤地炎都寸草无,百川水沸煮虫鱼。 定应焦烂无人救,泪落三篇古尚书。 【注释】 (1)贞 【查看全文】

6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中秋月》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