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注释】
{1}虢州:唐属河南道,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南。
{2}晋绛:指晋州、绛州。
{3}得秋字:拈得“秋”字韵作此诗的韵脚。
{4}汾水:发源于陕西宁武,向西南流入黄河。
{5}李判官:岑参的友人。
{6}西原驿路:虢州城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
{7}汉时秋:汉朝的鼎盛时期。
【翻译】
远处有重重叠叠的山,驿路在山上穿行,看来就象挂在城头似的,驿路蜿蜓之外,江边还有送客亭;雨景中又仿佛可以看见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李判官,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像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么。
【赏析】
要读懂这首七言绝句,至少要扫除两重障碍。其一,是诗的写作年代及其时代背景;其二,是判断最后一句话的语气。
看题目,自然是送行之作。当时的虢州城,大抵依山建筑。西原是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的。所以诗的开头,才有“西原驿路挂城头”的话。此句骤看是写景,又是在叙事,点出送行题目。再把这第一句和次句连起来读,还可以看到一个雨中送客的场景。纯然以写景来叙事达情,却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是作者在摄取、提炼、表现三方面都下了力量的最好说明。然而,这首诗不能看作是一般的送客应酬之作,诗人在诗中倾注的思想感情,要比单纯的送别友人深广得多。
就在这样的背景上面,可以看到诗人感慨遥深地写下了这两句话:“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话里隐藏着一段典故:有一年,汉武帝刘彻到河东(今山西地区)去,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在汾水上游览、饮宴,高兴起来,做了一首《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话。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而唐朝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多年间,国力之盛,比起汉武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史之乱一来,却突然落得如此可悲的局面,诗人自然是不能不有所感触的。恰好李判官要到晋绛去,诗人于是含蓄地向朋友提出这样的探问,很明显,隐藏在这两句话后面的,是诗人对于唐帝国衰落的深沉的叹息。一种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激情,在诗人胸中荡漾。有了这两句,就给这首送行诗平添许多艺术光彩。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养鸷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鞲时,翅 【查看全文】
2 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临分少伫已伥伥, 【查看全文】
3 凉意思,到南楼。小帘钩。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凉意思,到南楼。小帘钩。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诉衷情秋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片云载雨过江鸥。水色澹汀洲。小莲玉惨红怨,翠被又经秋。 【查看全文】
4 多应午灶茶烟起,山下看来是白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多应午灶茶烟起,山下看来是白云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西山绝顶遥知有隐君》,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顶遥知有隐君,餐芝种术麈为群。 多应午灶茶烟起,山下看来是白云。 【注 【查看全文】
5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 【查看全文】
6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古诗词作品《咏煤炭》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