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25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注释】
  ⑴胡居士:名字生平未详。古代称信佛而不出家的人为居士,也指隐者。
  ⑵寒更:寒夜的更点。唐骆宾王《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晓箭:拂晓时漏壶中指示时刻的箭,常借指凌晨这段时间。箭:古代计时仪器漏壶中的箭标,上面刻有度数,随着漏壶里的水不断下滴,箭标上的刻度依次显露出来,依据时刻报更。唐薛逢《元日楼前观仗》诗:“千门曙色锁寒梅,五夜疏钟晓箭催。”
  ⑶清镜:明镜。南朝齐谢朓《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发。”衰颜:衰老的容颜。隋尹式《别宋常侍诗》:“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⑷牖:窗户。《说文》: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段玉裁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
  【翻译】
  寒冷的更声已经传报拂晓时刻,明镜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颜。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试问胡居士您在家里会怎么样,想必是坦然高卧柴门依旧紧关。
  【赏析】
  此诗前六句写山居的静寂,雪景的清幽,结尾处的对雪怀人之情,就是在雪中思友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自然地触发出来的。
  首联对仗,“寒更”对“清镜”,“清镜览衰颜”有迟暮之感。颔联写开门所见,先倒叙一笔夜来听到的响动:“隔牖风惊竹”,然后反扣眼前所见的景象:“开门雪满山”,诗情跌宕起伏,奇趣横生。颈联继续写雪,从空中写到地上,特别表现晨雪带来的闲静。透过雪景传达无处不在的寒冷,为转写对胡居士的忆念蓄势。尾联用袁安卧雪的典故喻胡居士,以想象的手法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达而固穷守志的胡居士的仰慕与忆念。
  此诗中间二联是写雪景的名句。一般人好用鹅毛柳絮(如谢道韫)、碎琼乱玉(如施耐庵)等来写雪景。王维写雪,笔墨空灵,感觉细腻而有层次。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风听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扣着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的内心感受,这就使人如临其境。


相关阅读
1 轩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轩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君道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君若天覆,广运无不至。 轩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 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 【查看全文】

2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严郑公宅同咏竹》,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 【查看全文】

3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送友人入蜀》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 【查看全文】

4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沈园二首其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注释】 【查看全文】

5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作品《岘山怀古秣马临荒甸》,其古诗全文如下: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 【查看全文】

6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