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37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出自明朝诗人于谦的古诗作品《观书》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赏析】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象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相关阅读
1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隋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 【查看全文】

2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出自宋朝诗人唐婉的作品《钗头凤世情薄》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 【查看全文】

3 宛颈独宿兮,不与众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宛颈独宿兮,不与众同出自先秦诗人陶婴的作品《黄鹄歌悲夫黄鹄之早寡兮》,其古诗全文如下: 悲夫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 宛颈独宿兮,不与众同。 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 天 【查看全文】

4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出自唐朝诗人张旭的古诗作品《山行留客》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 【查看全文】

5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满身花影,犹自追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满身花影,犹自追寻出自宋朝诗人张镃的作品《满庭芳促织儿》,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 【查看全文】

6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悼亡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