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41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出自唐朝诗人聂夷中的古诗作品《咏田家》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注释】
  ⑷绮罗:贵重的丝织品,这里指穿绫罗绸缎的人。筵:筵席。
  ⑸逃亡屋:贫苦农民无法生活,逃亡在外留下的空屋
  【翻译】
  我只希望君王的心啊,能够变成一支光明的蜡烛。不要再去照亮那穿着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家的筵席,而只是来照看照看这无衣无食的逃亡庄户的茅屋
  【赏析】
  诗的后四句为第二层,主要是直抒胸臆,尽吐胸中块垒,表达诗人对解决正在激化中的社会矛盾的希望和设想,深寄对“君主”的讥刺之意,表达改良现实的愿望,颇合新乐府倡导者提出的“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白居易《寄唐生》)的精神。诗人把解决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这反映出作者存在一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君王”所代表的个人利益。
  “君王”之“烛”只照地主豪绅,权贵达官,而其光不可射及逃亡的农舍,即客观反映其一向只代表豪富的利益而不恤民病,不满之意见于言外,妙在运用反笔揭示皇帝昏聩,世道不公。“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两极分化的尖锐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增强了批判性。它形象地暗示出农家卖青破产的原因,又由“逃亡”二字点出其结果必然是:“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呼号而转徙,饥渴而顿踣”,“非死而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充满作者对田家的同情,并含蓄而尖锐地讥刺了“君王”的不恤黎庶,使读者能够透过黑暗的社会现实,思味出那激化社会矛盾的真正罪手。
  这首诗之所以向为人们所传诵,除了它真实而带有高度概括性地再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反映了农民的痛苦生活、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之外,还在于它有高超的表现技巧。


相关阅读
1 太平世。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太平世。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长寿乐繁红嫩绿》,其古诗全文如下: 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是处楼台, 【查看全文】

2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胡无人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 【查看全文】

3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八月十五夜玩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 【查看全文】

4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途归石门旧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 【查看全文】

5 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出自唐朝诗人杨巨源的作品《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河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 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 【查看全文】

6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除夜对酒赠少章》,其古诗全文如下: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 【查看全文】